过好每一天就是过好一辈子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时间:2022-04-11  阅读:次   |
42.9K

  早上6:40起床,7:20出门,7:55晨诵。固定的时间,固定的事情,已然成了固定的习惯。

  第一节是语文课,我与搭班教师查看前一天阅读课上叙事读书记录卡的填写情况。学生需要记录的内容有姓名、阅读日期、书名、阅读时长、学到的新词语、最喜欢的一句话。原以为这些浅显的项目不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就能顺利完成,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大多数学生不能精准“拎出”文章中学到的新词语,不能敏锐地找到最喜欢的一句话。

  看来教师认定的简单,未必是学生眼中的简单。逐个查阅,我发现有三方面值得深思:

  第一,读什么书。

  本次作业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摘抄好词佳句,朝向这个目标的阅读,学生应该如何选择书目?班上的“阅读小达人”给出了建议: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都是不错的选择。看来,说明性强的科普读物、肤浅搞笑的漫画连载等书籍最好不纳入本次读书活动。

  帮学生筛选记录材料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一些书籍的印刷质量令人堪忧,也有一些书籍中泛滥的插图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文字的感受力。甄别儿童读物是教师和家长刻不容缓的任务,否则“儿童读物”很可能变成“儿童毒物”。

  第二,如何读书。

  采用怎样的读书方式是一个人的自由,但针对本次作业的阅读却暗含着一个读书门道:通读,知大意;品读,找词语;赏读,摘句子。这是一条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是一种快速提升语文素养的策略,更是一项书面阅读的技能。

  第三,读得怎么样。

  能从整篇文章中挑选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发现,能分门别类填写卡片中的诸多项目,能在誊抄后将所写内容储存在大脑,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阅读层次。

  想到这里,体力与脑力并存的一堂课在铃声中结束了。途经餐厅传出一阵欢笑,循声赶去,才知是冬至。处理了紧要事务,我照例用相机定格了感人瞬间并发了朋友圈:“冬至,把温暖包进饺子里。感谢全体教职工带给小家伙们的惊喜!”随后也加入包饺子的队伍。一种只有参与其中才有的温馨和亲切感溢满心间。

  饺子上桌才堵住了学生的小嘴,我也总算有时间看看手机。哇,有100多人点赞。“点赞!让孩子知道我们的节日”这条留言引发了我的思考:学校(包括父母)总想在每一个重要时刻为孩子送上满满的爱,但学生能领悟这份爱的内涵吗?或者说孩子能懂得这份爱源自何处,又会去往哪里?

  我跑进餐厅,看着一张张满足的小脸说:“孩子们,今天的饺子都是老师包的,谁知道今天为什么吃饺子?”能回答上来的孩子少之又少,更别说冬至的由来与风俗习惯了。看来,基于学生成长需求开发一系列诸如节气、节日等班本课程,以文化润泽学生的童年,也是对孩子深远的爱。

  下午,两个会议之余还整理了几个紧要的文件。晚餐前后两个班各一节课后服务。下班回家,孩子自主学习,我做家务。

  我享受做家务的时光,一边专心做事,一边盘算着教育教学的得失。忙碌中静心,静心中忙碌,实属惬意。

  越忙碌,我越给自己找事做,开展班级“一手好字”展示活动、组织读书会活动、每天码一段文字、主动承担一些教学任务、鼓励自己读一本书……担心自己会被忙碌淹没,所以总是与自己赛跑。

  曾经以为惊天动地的日子才是好日子。历经岁月才晓得,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终都要归于平凡,而我们要用平凡的生活来衡量其价值。过好每一天,就是过好一辈子。

  (作者谢春利系陕西省靖边县第十六小学)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