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藏书室到多元学习空间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时间:2022-04-10  阅读:次   |
42.9K

  “双减”政策落地,学生从繁多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多余的时间可以做什么呢?安徽省合肥市青年路小学致力于建设书香校园,形成了一套规范、全面、具有创新性的图书馆发展模式。

  馆藏优化有保证,图书推荐有方法

  随着“五项管理”中读物管理工作的推进,图书馆的藏书不但要丰富,而且要健康。围绕“读物管理12条负面清单”,学校图书馆清理不适宜的图书,用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同时配合“双减”政策,引进更多艺术类优质图书,支援艺术类学科的教学工作。

  优质的馆藏不但在图书馆的物理空间,而且延伸到馆外的各个场所:大队部、心理咨询室、会议室、走廊书吧等。这些微型图书馆都是学生阅读的“辐射空间”,目的是让学生随时有书可读。

  除了学生自主进馆阅读,学校还有一系列“荐书”活动。以配合德育活动为例,学校会根据每周“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应的书籍。学校还将每月、每学期的“热门好书排行榜”及时公布,向各个班级介绍,为学生选书提供更多选择。

  读书时间有保障,阅读课程有体系

  优质的馆藏解决了“读什么”的问题,那么什么时间读呢?学校按照“晨诵午读暮享”的方式执行:每天早晨,学生进班就拿出经典读本大声朗读;每天中午,学生拿出课外读物开展安静自由的默读;每天晚上,学生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阅读收获。

  有了时间保障,学校开始打造自己的阅读体系。一是制订规范化的“3+1”阅读课方案,每周1节阅读课内容各不相同,包括整本书阅读、父母进课堂、自由阅读、班级特色阅读等。教师每月初提交阅读计划,图书馆进行公示并作为评选“书香之星”“书香班级”等的参考因素。今年学校还成立了专业的阅读团队,与出版社合作开发共读资源,同时开设阅读研讨课、公开课等,引导教师进行更专业的阅读教学。

  二是开设专业的图书馆课程——我的图书馆。课程分为3个模块:图书馆素养、阅读素养、信息素养,引导学生更好利用图书馆,掌握相应的阅读策略。

  三是成立阅读创新基金项目。为了激发教师参与阅读的热情,学校鼓励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制订阅读融合教学方案,图书馆负责配备教师需要的图书,进一步引领、推动学科阅读。

  四是打造校本阅读课程。学校结合各校区的发展特色,由图书馆教师团队自主开发校本阅读课程,如冬奥会主题阅读、传统节日主题阅读、二十四节气主题阅读、篮球主题阅读、种植主题阅读等。校本阅读课程主要以校区特色、当前热点、传统文化、学校工作为主要内容,旨在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课后服务时段,学校还会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阅读社团活动,充分体现家校社协同办学的思想。

  回应方式有趣味,阅读反馈更有效

  读书需要反馈,需要总结回顾,这种回顾应该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发生更加真实的思考。学校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讨论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火花,真正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学校还会举办一些阅读活动,以讲故事、知识竞赛、辩论赛、绘本剧展演等丰富多样的输出方式,将日常阅读的情况反馈呈现出来,这是对学生阅读效果的调查和回应。“图书、阅读、回应”是阅读循环圈中重要的3个环节,需要教师、家长、志愿者、社会力量形成合力。

  从最初的藏书室到开放借阅的图书馆,再到现在的多元学习空间,学校图书馆的功能多维发展,帮助学校实现“用阅读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用阅读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目标。

  (作者姜 莹系安徽省合肥市青年路小学)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