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融合育人”推动教育实践变革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时间:2022-01-10  阅读:次   |
42.9K

  2018年与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携手举办以“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为主题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创新发展论坛后,金山教育坚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简称“融合育人”)发展战略,从高质量的育人实践突破,围绕“导”“破”“建”“转”“融”“护”六大维度系统实施,推动区域教育实践变革。

  导:行动指南引领发展。注重顶层设计,围绕“融合育人”发展战略,金山教育出台了系列意见和方案,形成行动纲领引导下的发展机制。2019年区教育大会上,发布《金山区关于进一步深化“融合育人”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在课程、活动、实践、文化、管理、协同六大途径育人中实施“融合育人”的工作要求。2020年,与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联合编制《金山区“融合育人”教育发展行动方案》,确立了学科教学发展、种子教师建设、新美育实验、家校社协同育人四大合作共建项目。2021年《金山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中,“‘融合育人’金山路径探索与实践”成为一号重点项目。系列方案的出台,明确了区域以“融合育人”推动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和行动指南。

  破:教育科研破题前行。坚持科研先行,“融合育人”理念提出后,金山教育人坚持用行动研究破解实践中一个又一个难题。龙头课题带动,建立以市哲社课题“融合育人范式构建与区域实践变革”为核心的课题群,着力对“一育引领,诸育融合式”“教材教学式”“实践活动式”“学习空间式”融合育人四大范式及相关支持系统和评价系统等内容进行研究。通过专家引领与自主探索相结合、系统建构与点上突破相结合、区域推动与校本实践相结合、任务驱动与常态实施相结合等行动策略,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和研究成果,为区域实践“融合育人”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微研究致远,发布《金山区“融合育人”微课题指南》,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队伍建设、教育评价等9大领域推出40多个项目,将研究的触角拓展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引导学校结合实际开展“融合育人”微课题申报,在研究中破题前行。

  建:特色课程系统建构。深化课程融合,推动学校课程特色化、系统化建构,发挥课程的综合育人功能。一是“一育引领,诸育融合”,围绕某育进行系统架构。在“琴棋书画”区域教育品牌发展过程中,金山区山阳中学等学校架构起“以艺育德、以艺启智、以艺培能、以艺促美、以艺养心”课程体系。目前,金山区亭林中学“以体育人”、第一实验小学“以美育人”、朱泾第二小学“劳动育人”等课程体系不断完善。二是“资源引领,诸育融合”,以学校资源为载体系统建构。比如金卫中学利用海洋资源建立“以海正德、以海启智、以海强体、以海塑美、以海践劳”海防课程体系,枫泾小学利用中医药大学资源架构起以中草药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干巷学校建立“银杏文化”课程体系,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建立“生态科技”课程体系。三是“理念引领,诸育融合”,通过对办学理念内涵梳理并系统建构。比如亭林小学对校训“尚文节义”进行诠释,文指向智体美劳,义指向德。罗星中学围绕“点亮每一颗未来之星”办学理念,构建起“星馨(德育)、星睿(智育)、星跃(体育)、星艺(美育)、星动(劳育)”五星课程。“融合育人”的探索过程成为学校课程自我清晰、自我重建、自我发展的过程。

  转:课堂模式转型重构。区域推进“融合育人”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意味着必须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思想、逻辑与框架重构日常课堂教学。一是组建研究团队,由华东师大专家团队、学科教研员和百名骨干教师组成,形成种子力量。二是强化理论培训,两周一次,先后开展了“五育融合课堂教学设计”“‘融合育人’视角下课堂教学推进逻辑”“体育育人理念下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路径与实施策略”等系列专题培训,提升了教师对“融合育人”教学理论的认识。三是开展课堂实验,以课例研究为基本策略,通过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写课等过程,以及“课堂实验—教研反思—重建课堂”等策略,在教学目标设定、教材解读、学情研究、教学方法与流程、教学评价等关键环节,注重“融合育人”理念落实,形成了教学设计框架、评价与指导要点及相关理论。四是开展研讨活动,发挥种子教师作用,以学科教研方式举行“融合育人”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为全面推进课堂转型奠定基础。

  融:资源平台深度融合。“融合育人”的原动力在于建立教育内部系统、教育外部系统和教育内外联合系统的关联。近年来,金山区进一步打破资源壁垒,构建起区域资源平台深度融合的支持系统。一是打通校内外边界,创新家校合作育人模式。2014年起,金山区建立了区家庭教育促进会引领、地区家庭教育联盟、学校三级家委会协同的共育网络。创建了《我们的孩子》家庭教育专题网站、“鑫之家”“家长慧”等指导途径,初步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二是打通行政边界,推动体教深度融合。2016年,区教育局、体育局携手成立青少年体育工作办公室,实现资源、活动、评价的一体化,优化了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模式。三是打通系统内外边界,构建社会协同育人机制。2016年起,先后成立区学校少年宫联盟和区青少年实践活动中心,现联盟拥有学校少年宫36所,社会成立单位17个。中心开发7条实践线路、30家实践基地、60门实践课程,目前实践活动中心已成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联盟和中心为学生搭建了丰富的校外活动和研学实践平台。四是打通部门职责边界,形成教育行政协同机制。成立区德育发展中心。该中心立足“融合育人”制度设计、项目研究、特色推动功能,优化区域实施路径,推动融合育人工作深入开展。

  护:评价机制保驾护航。构建教育评价体系,为区域实践“融合育人”保驾护航,金山教育开启了“点”“线”“面”多维度探索。一是“点”上持续优化区域绿色指标、学生体质和艺术素养等项目检测与评估,推进各育健康发展。二是“线”上以“融合育人”理念开展学校课程方案及合格、特色、精品三类课程评选活动,引导学校完善课程体系。三是“面”上整体建构“融合育人”评估框架,发挥教育督导功能,开展专项督导,保障“融合育人”健康发展。

  (作者胡卫东系上海市金山区德育发展中心主任)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