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中考如何“增分不增负”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时间:2022-01-03  阅读:次   |
42.9K

  日前,《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发布,新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包括过程性考核与现场考试两部分,总分为70分。其中,过程性考核包括学生体质健康考核和体育与健康知识考核两部分。考核时间是四年级、六年级、八年级第一学期,由各区负责组织,分值为每次10分,一共30分。体育与健康知识考核为此次新增内容,在八年级的第二学期进行,各区按照全市的统一要求组织学生参加考核,分值为10分,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机考。现场考试总分30分,包括4类22项考试内容,新增乒乓球、体操、武术、游泳等14个项目,每名学生可从不同类别中挑选4项。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体育中考要不断总结经验,逐年增加分值,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推进体育中考改革,分值也不同程度增加,体育在中考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政策的本意在于引导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重视体育锻炼,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然而,随着中考体育分值的增加,“体能培训班”也遍地开花。一些地方为了同时保证学业成绩和中考体育成绩,采取平时不锻炼、考前魔鬼训练的应对策略;由于监管不科学等因素,有些地方的过程性评价并不真实;部分学校运动设施、体育教学教具、师资等严重不足,致使体育考试成为学生和学校的“负担”;体育中考中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考试有可能诱发新的“增负”焦虑……这些问题和担忧,让体育中考改革面临着挑战和考验。对此,北京市回应了这一问题,明确提出中考体育“增分不增负担”的主张,极具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增分不增负”的重点在于,将体育中考的目标定位为“让体育考核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积极运动的助推器,让更多学生可以得高分、得满分,增健康、增快乐”。体育考试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现场考核两部分,且会动态调整项目选考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科目,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而非在考试前陷入“体能培训班”的魔鬼训练中。

  体育中考改革是否见效,要看考试的杠杆是否能够撬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过程性考试中,如果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即使努力做到“增分不增负”,效果也不会理想。而要确保体育中考改革达到预期效果,方案还要进一步优化。比如,过程性体育评价一般由体育教师和学校实施,且以分数的方式呈现,如果学生不主动参与,难免会陷入临时抱佛脚的窠臼。

  因此,过程性考试不妨再往前走一步,让学生参与到考核评价中。比如四年级、六年级、八年级第一学期的体育考核,以及不少地方采取的日常参与体育活动评价、课外体育活动完成情况评价,可以让学生参与部分评价,这样不仅能有效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还能凸显过程性评价的科学性与真实性。

  (作者许朝军系河南省禹州市教育体育局)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