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集美区侨英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04-16  阅读:次   |
42.9K

  厦门市集美区侨英小学位于集美区侨英街道,自宋代到20世纪50年代,这里一直隶属同安县仁德里,“仁德”二字在这里源远流长。此外,学校地处集美工业区,来自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工薪族家庭的学生较多。学校基于校情,在弘扬“仁德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主动服务学生和家长,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收获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传承地方文化

  开设“仁德”课程

  学校传承“仁德”文脉,挖掘闽学代表人物朱熹的教育精髓,并重点实践朱熹提出的“小学学其事”理念,来培养学生新的“仁德”精神。

  一是编制教材,促课程落地。学校认为,一些历史文化资源有其时代局限性,必须在扬弃的基础上加以传承。为此,学校科学继承“仁德”文化经典,并精心编写了符合小学生德育需求的校本课程读本。这些读本顺应学生成长规律,让学生阶梯式系统学习“仁德”文化。其中,供一、二年级学生学习的《仁德苗圃》读本,强调培养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由教师与家长协同讲授;供三至五年级学生学习的《仁德侨英》读本,则分为“诵仁德”“兴仁德”“问仁德”三个部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编排,做到先“诵”、再“兴”、最后“问”;供六年级学生学习的《仁德风范》读本分为上下两册,根据高年级学生认知已经得到良好发展的现实情况,突出运用朱熹“小学学其事”的教育方法,并融入嘉庚精神、闽南文化、华侨文化、学村文化,来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是坚持“小学学其事”,践行“仁德”理念。运用朱熹的“小学学其事,大学究其理”教育思想,在小学主张“学其事”,让学生在习惯养成中培养“仁德”风范。学校定期开展“修身尚礼”少先队活动,每学期的第一个月,少先队组织开展“仁德好少年”行为养成月活动,通过对《中小学生守则》以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训练与考核班规班约、队礼队仪等,来提升学生的规范意识。其次,坚持开展三种礼仪活动,具体指一年级新生举行“入学礼”、三年级学生开展“感恩礼”、六年级学生举行“毕业礼”。通过这些富有仪式感的活动,触动学生内心,也促进“仁德”言行深植学生心中。

  三是环境熏陶,润物无声。学校打造的“仁德”主题校园环境发挥着隐性课程的作用。学校根据“仁德文化”要素,建设了“仁德”主题校园景观。学校建成以“仁爱”为主题的文化景观小道,其中,“仁爱路”以“爱人”为主题进行文化宣传,“仁孝坊”以“孝悌”为主题,“问仁轩”是以“仁义”为主题的知识场馆,“仁泽苑”则是以“爱物”为主题的劳动实践基地。这些文化景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润物无声地让学生受到教育。

  多彩社团课程

  服务学生才艺成长

  近年来,学校按“双减”要求,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为学生提供多彩社团课程,服务学生才艺成长,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侨英小学是厦门市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校,成立了“仁德侨英”系列社团,分乐学艺术、尚德文学、达人审美、启智科技、仁者健体五大类,下设特色分社。

  随着器乐的普及,音乐社成立了葫芦丝分社,学生通过演奏民族乐器、欣赏民族乐曲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舞蹈分社和合唱分社在各类艺术表演中展露风采,特别是在“鹭岛花朵”少儿文艺汇演中为学校赢得了多项荣誉。

  学校的启智科技社下设航空模型、建筑模型、科技创新、动漫创客等分社。为丰富科技探索的领域,学校还组建了科技创新与动漫创客分社。在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科技创新分社学生设计的“新型探究水进出鱼身体情况的装置”荣获二等奖。

  仁勇体育社下设足球、排球、篮球、跳绳、田径、武术分社等。其中,武术社颇具特色,学生通过武术训练,练就了强健的体魄,更磨炼了坚强的意志。

  足球分社于2015年6月成立,主要由年级足球梯队和校足球队成员组成。现在,全校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学生参加足球社,足球成为学生喜爱的运动。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厦门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福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17年6月,学校还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校足球队在区、市级比赛中表现优异,男队、女队均位列厦门市青少年校园足球中小学联赛超级组。2015年至今,已为厦门二中等特色学校输送足球特长生30多人。

  从“心”开始

  给学生更多关爱

  侨英小学启动了“解忧空间站,助力‘心’成长”项目,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力量,为学生提供心理援助。

  首先,发动教师主动关心学生。学校每个班级都设有“爱心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心。班主任对家庭成员有矛盾、家庭教育缺失较多、遭遇重大生活危机的学生家庭进行排查,并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学校还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懂得如何甄别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如何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其次,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学校微信公众号设置“阳光加油站”栏目,每周推送2—3篇文章,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学校还开通了“知心姐姐云信箱”,设立固定邮箱,并由专人管理,来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并进行辅导。

  再其次,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校级行政领导、党员教师、心理教师、优秀班主任、驻校社工等组成工作组,在每个工作日为学生提供谈心服务。

  学校还成立“解忧空间站”,汇集社工、社区书院等教育资源,针对家庭心理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邀请心理专家开展主题讲座,并开设“心理微剧场”栏目,引导家长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时调整教育与沟通方式。

  服务学生家长

  激活家庭教育

  最近,侨英小学二年级七班的学生家长,正在教师的组织下阅读《园丁与木匠》这本书。这个班的学生家长成立了名为“灵7智慧屋”的“阅读部落”。10名家长成为这次阅读的主持人,组织家长们读书,还要发表自己的读书见解。在微信群里,家长们则要结合家庭教育情况展开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班级的教师充当了引导者的角色。这是侨英小学家长读书会活动的一个典型场景。

  现在,侨英小学大多数班级都成立了读书会,教师定期推荐书目,组织学生家长阅读,以此优化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升家长教育能力。办好读书会是学校服务家长的具体举措之一,学校把服务家长作为做好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并采取了系列措施。

  学校还定期开展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制定家访工作计划,并由校领导带头,班主任、科任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组成家访团队开展家访。在家访过程中,与特殊群体学生、重点关注学生的家长真诚交流学生思想心理情况、共同商讨教育方法。同时还走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曾被隔离的学生家庭,关心关爱曾被隔离的学生。教师还密切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宣传国家精准扶贫及助学政策。

  学校办好家长学校,增进家校联系。主动邀请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学校教育。学校一年级新生的“入学礼”会邀请家长参与;举行亲子足球赛,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在球场上竞技;开展假日小队活动,组织师生、家长一起活动,加强学校和家庭的互动。

  学校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情况,宣传当前教育新理念和新方法,解释学校的新措施与新做法,指导家教工作,努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默契配合。

  学校服务学生家长,赢得了家长的广泛认可。一些家长主动参与学校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学校。现在,家长护学岗志愿队风雨无阻地守护学生上下学安全,并开展交通疏导,有效缓解校园周边交通压力。同时,在学校举行各种大型活动时,家长主动参与,协助学校做好具体工作。学校与家庭的积极互动,形成了强大的家校合力,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苏巧真)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