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融合,让作业更优化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1-12-27  阅读:次   |
42.9K

  “双减”政策的落地是让教育回归本真的过程。作为一名管理者,我们深刻知道,作业看似一个点,实则需要课前、课中、课后贯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全员全过程协同联动。如何让“双减”政策在学校落地?如何让学生的作业在“量”与“质”上不断优化?我们通过融合策略在优化作业管理、提高作业效率方面作出了新的尝试。

  学科融合,让作业呈现更精彩

  学校积极进行学科融合,各学科围绕同一主题,布置高质量的分层作业。一是节日“项目式”作业。以节日为契机,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开展节日主题项目式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比如,中秋节的“明月出高山,中秋月下欢”主题作业,涵盖了手工、劳动实践、朗诵、吟诗、手抄报等多个项目。经过多次实践之后,能进行作业展示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予以呈现,精彩纷呈。二是阅读“开放类”作业。学校将整本书阅读贯穿于整个学段,使其序列化,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主题,如一二年级的童诗童谣,三四年级的童话神话,五六年级的名著小说等。三是社会“实践类”作业。综合实践教研组融合其他学科设计“生活中的小窍门”“端午粽香”“妙剪生花”等主题,学生以探究小组为单位,带着课题回到家庭、走进社会,学习生活技能的同时提高自理能力和搜集信息能力。

  技术融合,让作业研究更深入

  “双减”之下,信息技术的支持不仅可以使学校管理部门提升管理效率,还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进而针对学生实施创新作业、分层作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学期,学校引进了“智慧阅读书架”,基于教师手机云端监测学生阅读的动态数据分析,更精准地把握学生阅读情况,方便教师进行阅读指导和推广。比如,书香校园的主题是阅读红色经典,就可以从手机端清楚看到每个班、每个学生阅读书籍的数量、主题,评价反馈交流更及时、互动更立体、资源更智能,将学生阅读的线上线下打通。

  接下来,学校还将引进数字批改笔,将学生作业通过智慧系统进行云分析。教师批改后可自动生成结果,并根据结果给教师推送同一个知识点不同难度的题目,方便教师解决班级的共性问题和学生的个性问题,同时生成校本数字学习资源。有痕批改、靶向分析、进阶设计、分层落地……这样大大节省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教师增加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多元融合,让作业评价更精准

  作业问题是设计、实施与展评的闭环研究。因此要运用发展性评价、多元化评价,立足终身学习,培养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发挥作业管理所蕴含的育人价值,让减负效果进一步深化。在评价上学校持续开展三大行动:一是“好习惯”行动,强化过程性评价。学生的认真书写、独立思考、按时上交、及时订正等好习惯的养成都是教师的关注点,教师设计有作业登记本,对上交情况、完成情况都做详细记录,做到全批全改,心中有数。二是“好毅力”行动,凸显增值性评价。针对体育、艺术、劳动、综合实践等考核类学科作业,倡导将体艺、劳动或一项兴趣爱好坚持不懈每日“打卡”,教师以班级交流的形式做典型性评价,让学生拥有持续学习的动力。三是“好学力”行动,注重发展性评价。从差异性教学、作业分层到作业创新,我们希望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好学力”。隐形动态分层这类发展性评价让教更精准,让学更高效。

  我们期待理想的作业效果是:学生能由课内所学的一滴水去寻找一片海,由校内所识的一棵小树去寻找一片森林,这才是作业的意义。因此,转变作业观念,丰富作业形式,重构作业内容,通过作业管理的多维度融合,让学生在具有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拓展性的作业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属于童年的快乐。

  (作者任 慧系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华小学)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