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第一中学 “自信教育”插双翼 雏鸟展翅竞高飞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1-10-30  阅读:次   |
42.9K

  现代教育以开发人的智力为主,教育的形式也从教师主导课堂发展为以学生为主、自觉为主、读书为主、训练为主,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增强学生锻炼自身学习能力的信心、培养创新型和自主型人才。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需要自信,学生成长成才也需要自信。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第一中学(以下简称“高要一中”)建设了以“自信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没有差生,只有差异;适性扬才,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让“行为习惯好、道德品质好、理想信念好”成为培养新时代学生的育人目标。高要一中提出,教师要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用“赏识育人”的思想和智慧去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学生胸怀“鸿鹄之志”,同时脚踏实地,朝着目标和理想前行。通过探索“自信教育”,高要一中探究了基础教育阶段不同学段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及各学段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衔接,通过各项积极举措,充分彰显“让每个学生都发光、发亮”的文化内涵。

  全面构筑“自信教育”框架

  “培养人”是教育的本真使命,它定义了教育要“以人为本”,以教育对象为主体,以教育对象成为自主发展的终身学习者为最终目的。自主发展的真正内涵是适应性与进步性的统一,适应是手段,进步才是目的。

  高要一中是广东省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前身为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端州郡(今端州区)宝月台的“星岩书院”。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学生自信和良好习惯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学校根据高中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与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发现教育教学质量新的增长点,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走上持续发展、内涵发展的道路。

  高要一中的“自信教育”,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和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的自我认识,达到增强信心的目的。自信是一种完整的心理结构,信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展和升华。作为认识结构的信心,可以升华为自我功效感和自我确信感;作为情感结构的信心,可以升华为责任感和义务感;作为意志结构的信心,可以升华为孜孜不倦的追求及攀登的勇气和恒心;作为一个完整的心理结构的信心,可以发展升华为理想和信念。

  推进“自信教育”要坚持四项原则:一是重要性,教育的最终目的和使命在于激发学生的无穷潜力,扬起自信的风帆,让学生的人生变得更精彩;二是目的性,全面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自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三是多元性,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信教育”活动和个体辅导活动,力求整体性与个体差异性的和谐;四是持久性,“自信教育”活动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改进教育方法、不断总结经验,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多维内涵诠释“适性扬才”

  萧伯纳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信对人的自我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学校教育的题中之义。高要一中在以“自信教育”为特色文化的定位下,根据“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构建理念体系,系统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适性扬才,多元发展”是高要一中的教育理念。“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指不能主观地评价学生是“差生”,要认识到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重视优秀生,更要厚爱“待进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通过社团活动发掘学生的兴趣和长处,给予每名学生关怀、理解和尊重。“适性扬才,多元发展”指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发展是多元的,要发挥每名学生的潜能。学校以赏识育人的理念,积极探索“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坚持“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优秀的一面,找出个人发展根源的闪光点”。

  “培养行为习惯好、道德品质好、理想信念好的新时代学生”是学校的育人目标。行为习惯好,指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成就“文明之星”。道德品质好,指端正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成就“道德之星”。理想信念好,指鼓励学生追逐心中的梦想,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成就“励志之星”。

  “让赏识绽放精彩,让自信点亮梦想,让阳光温暖心灵”则是学校的多维内涵。一方面,学校相信每名学生都是可造之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鼓励教师提升教学业务水平,培养仁爱之心,主动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成长成才。另一方面,学校找准学生心理发展需要与时代需求的结合点,整合德育内容,分年段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与前途、文明与守纪、情感与励志、美感与劳动”等方面内容的教育,让学生在自己的天地里闪亮成长。与此同时,学校通过文化育人,激发师生的正能量,让每个人心里都有阳光,做优秀卓越、幸福快乐的高要一中人。

  德育引领唤起情感共鸣

  在高要一中的“自信教育”文化体系中,居于中心位置的就是立德树人、德育引领。“自信德育”要坚持4项工作原则。

  以发现为基础。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不仅要快速掌握学情,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理解学生的需求,发现班级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并寻找突破点,“对症下药”,从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切入,开展“自信德育”,以点带面,合理地解决遇到的问题,让“自信教育”成为无形的班级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的目的、培育学生的自信。

  以共情为基调。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用“软”行动构造一个充满爱的情境,通过特殊的情感节点,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教师的引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对生活充满激情,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共情的方式来引领学生的自信,确保了实现“自信德育”的深远性和长久性。

  以赏识为动力。教师要真正地引导和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激发情感共鸣,还要懂得赏识学生,发掘学生身上存在却不自知的优点,从赏识学生的优点开始,不仅推进学生在精神上积极主动,也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和发展。教师要懂得赏识学生的优点,并且用爱去包容和教化。自身的优点得到赏识,能够激发人的信心和潜力。赏识的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只有爱,才能把学生身上无穷的潜力激发出来。

  以激励为保障。在发现问题、赏识学生优点的基础上,教师要以学校“自信教育”的激励措施为依托,根据班级自身的情况,保证学生自信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激发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礼仪教育、军事训练、校史教育、安全教育、信心教育、交往礼仪、上课礼仪和规则教育等活动,要求学生学有所获。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发挥各方面才能。

  互动多元打造“自信课堂”

  为适应当今世界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教师要以主动和开放的心态与胸襟,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名学生制定适合的教育方案,培养学生自信的学习能力,全面、多元地启发学生的才能。因此,高要一中的“自信课堂”主要辐射5个层次。

  创建“有备而来”的“自信课堂”。要求每位教师都做集体备课活动的发言人,阐明自己的教学设计,并通过集体备课明确每节课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的时间;明确课堂问题、要讲解的例题、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等。让每位教师准备充分,让课堂更紧凑、更高效,使教师对课堂充满自信;让学生既有主动参与的机会,又有当堂集中练习的平台,让学生学有所获,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强化学生的自信。

  创建“互动伴学”的“自信课堂”。教师应努力营造学生自我展示的课堂氛围,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培养自信心的目的。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放下架子,走下讲台,做学生忠实的听众,逐步建立平等的“同学型”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受互动分享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帮助学生扬长避短。

  创建“学生主体”的“自信课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情境,多设计一些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师要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课堂活动,并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兴趣,灵活应变。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语言、文字、图像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喜欢学、学得懂、有成就感。教师还要提供平台给学生展示作品,与全班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创建“有效点评”的“自信课堂”。教师要用真挚的语言肯定学生,建立学生自信;用得当的行为激励学生,树立学生自信;用及时的课后交流,增强学生自信;用恰当的批语交心“笔谈”,提升学生自信。

  创建“渐进成长”的“自信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对优秀生既鼓励又提醒,防止骄傲自满;对“待优生”要特别关爱,与他们交朋友。学校提倡教师“蹲下来和学生讲话”、“睁大眼睛找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奋进。通过课堂改革,实行分层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正确认识自己。

  氛围熏陶突出文化育人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高要一中特别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力求创设“让墙壁说话,让草木育人”的情境,通过由静而动、由表及里、由果及因的路径构建校园文化氛围,文化育人,以文化人。

  学校在楼道、饭厅、宣传栏、走廊等场所,张贴激励人心的名人名言,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观念,激发学生的信心,从而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在学校的支持和鼓励下,各班根据自身情况设计班级文化、班训、班级口号、班主任每周寄语、学生个性风采贴等,同时设置班级光荣榜,包括个人成绩光荣榜、文明光荣榜、每周之星、优秀作业展等,定时在对应的班级宣传栏张贴。用班级文化凝聚人心,以身边的榜样勉励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树立信心。

  在突出共性的同时,学校注重彰显个性,引导学生对宿舍进行文化布置,为宿舍取名“作诗”。如“未名轩”的座右铭“学贵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剑桥居”的座右铭“入梦为梦想,起床为奋起”,“北大屋”的座右铭“小舍内安居,大天下乐业”。为宿舍命名展现了学生的才华,让学生从中得到了认同感。

  多彩活动绽放青春活力

  校园文化活动是“自信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集体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和健康向上、自信顽强的作风,充分激发学生的信心。

  高要一中通过“自信教育”启动仪式、军事训练、校史教育、安全教育、礼仪教育等活动,让学生具备应有的学习意识、日常礼仪素养和行为规范。每周一早晨,学校通过升国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和优秀生代表发言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自信的力量。通过宣誓提升学生的自信力,是宣扬学生自信的成功举措。铿锵有力的誓言,叩击着每一名学生的心弦,涤荡心底的消沉、激起昂扬的斗志、扬起自信的风帆。此外,学校每学期开展形式多元、内容多样、覆盖面广、独具特色的表彰大会,集体表彰与个体表彰相结合,综合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传统项目与创新项目相结合。如设置“文明班级”“每周之星”“优秀演员”“作业标兵”“优秀球员”“卫生先进个人”“杰出辩手”“语言文明标兵”等各种奖项,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找到前进的方向。

  学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发挥空间,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自主管理,积极引导同伴互助学习,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自我认同、快乐和自信,主动沐浴在“阳光”下。

  精彩纷呈的社团文化活动是高要一中的特色和亮点。学生社团采用自主申请、自我管理、自筹经费、自请教练、自娱自乐、自我发展的管理模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社团。在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中,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信心倍增。学校目前有31个学生社团,涵盖了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是学校特色文化展示的载体之一。学校建立导师制度,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组织活动能力和创新活动意识,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学校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和不同的年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营造校园文化气息、打造校园文化名片的同时,让学生在“六节”(书香节、感恩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社团节)的舞台上尽情绽放自己的精彩。

  推动师生和谐自信成长

  高要一中以“自信教育”为导向,开展了师生生日会、师生体育比赛、师生郊游活动、周末晚会等一系列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搭建起了一座座“自信”和谐的师生关系桥梁,心心相印,携手共进。同时,学校以“一核四层四翼”为指导目标,以《高要一中课堂结构评价表》为抓手,大力推行“课堂结构改革”,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形式,邀请国内教育名家进校开设讲座,与名校教师进行“同课异构”,组织教师外出向名校取经,增强学术自信。开设“自信教育”专题讲座,定期进行“自信教育”经验分享会、班主任德育培训、“自信教育”示范班会等多种活动,增强专业自信。

  “自信”引领硕果累累

  “自信教育”的实施让阳光洒到了每个学生的心中,让自信的种子发芽,让学生茁壮成长。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理想信念不断优化。近3年,学生获得各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700多项;“适性扬才”,注重学生多元发展。近3年,学生在广东省中小学健美操啦啦操联赛、“小手拉大手,文明在身边”微摄影大赛、肇庆市第十八届中学生运动会毽球赛等赛事中获奖435项。

  同时,“自信教育”的实施也让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提升了教学水平、激发了教学热情。通过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对“自信教育”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教育观念上,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认为每个学生都潜力无穷;在教育教学中,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去呵护每名学生的成长。学校现有国家优秀教师4名、省级优秀教师15名、市区级优秀教师130多名、地市级名教师8名、地市级学科带头人18名;近几年,有189人次在各级教学比赛中获奖;近3年,立项省级课题14个,市级、区级课题60多个,200多篇论文在市级、区级论文评比中获奖,1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于各大刊物,教师团队和个人获各级荣誉1568项。

  “自信教育”的实施,为高要一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量。近年来,高要一中的教育管理模式彰显学校自身的特质,实现了从“片面追求升学率”向“实现绿色升学率”的转变、从“保姆式管理”向“学生自主管理”的转变和从“以堵为主、以导为辅”向“以导为主、以堵为辅”的德育思路的转变,学校风格更加鲜明,成为有特色的中学。

  放眼未来,高要一中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坚持“自信教育”主题特色文化,朝着打造一流环境、一流设备、一流生源、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的目标砥砺前行!

  (彭司先 周世安 黄晓彬 凌敏 袁志刚)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