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求解区域教育难题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1-09-05  阅读:次   |
42.9K

  有教育活力,才有教育质量。区域教育的活力来源于政府管理积极性、各方力量参与主动性、学校教书育人能动性等各方面。而教育体制机制缺乏活力,已然成为区域教育改革创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自2014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四川天府新区以来,公园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位列19个国家级新区的第五位,吸引60余万人口来新区创业发展,基础教育供给实现倍增,优质学校越来越多。在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中,天府新区从2014年成都市22个区(市)县“垫底”跃升到2020年成都市23个区(市)县第一。回顾七年历程,我们发现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制胜法宝。七年来,我们坚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准确把握区域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走出一条以改革求解教育难题的道路。

  教育局长首要职责是建机制,学校活力主要看放权。2014年建区时,源自国家级新区城市蓝图对人口的吸附效应,天府新区出现产业化人才纷至沓来、高学历落户直线攀升的盛况,来自五湖四海的城市建设者都是教育的服务对象,而当时学校学位有限、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装不下”“教不好”成为新区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为此,我们积极探索以财政资金为杠杆、以教育资源为载体,创新建立“规投建管办评”区域教育发展机制,大胆放权,有效破解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系列难题。

  政府主导布局规划。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公建后产业的发展理念,天府新区以区域常住人口规模测算和配置基础教育学位,新城市区域的学校原则上由开发商配建,城市化率高的旧城区域采用调整用地性质保障学校布局,按2035年服务235万人口,锁定375块教育用地。多元分类筹措资金。根据区域学位供需情况,提出开办计划,根据开办计划推进学校建设和筹备工作,政府、国企、开发商按责分类筹集资金,用于基础建设、二次装修、设施设备配置和自主办学运营。统一学校建设标准。按照“设计有品位、建筑有特色、文化有标识”的公园城市学校形态要求,出台学校建设移交标准,提前组建学校筹备组,按照移交标准和办学特色,深度参与学校基础建设、二次装修等。政府负责宏观管理。将党建、招生这两项维护区域教育生态的关键大事紧紧抓在教育部门手中,将人事、财务等权力大胆下放学校。创新自主办学模式。大力推行学校自主使用资产、自主招生、自主用人、自主支配经费和自主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学校自主办学权。

  公办、民办都是社会主义学校。我们以系统党建为抓手,完善党对教育领导工作新形式,以系统思维丰富党史教育的形式和载体,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保障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构建统一管理的党建工作体制,领导和指导中小学、幼儿园、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党建工作。区域内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党组织应建必建率达100%。推行党组织书记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教育集团设立综合党委,承担组织建设、班子建设、制度建设等职能。教育系统77个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2021名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显著增强。

  构建中小幼德育一体化系统落实机制。强化高中思政课、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建设,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家校社联动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打造公园城市展示厅、丁地平烈士故里等党史教育基地14个,组织30余所学校近万名师生参加党史主题研学活动。开展“先锋党员校园行全员共育话党恩”活动,首倡党员爸爸、党员妈妈、退休教师、退役军人、创业先锋、医务工作者、公园城市建设者等进校园,共讲党史“百堂课”。以十万学生,带动十万家庭,全域全员学党史。

  教育发展是既依附又促进区域经济的,因而必须为区域产业服务,我们探索教育服务产业的方式就是招生。

  探索“放管服”突破性变革,以多校划片服务产业发展。理顺满足家长需求、政府需求、学校需求在招生工作中的主次关系,将学位分布、学生分布、城市发展充分结合,打破“唯户籍、唯社保、唯划片”招生方式。将全区小学划分为12个学区、初中划分为10个学区,学生可填报2—3所志愿学校,实行网上报名、电脑随机派位录取,把学校选择权交给家长、交给学生。坚持教育归教育、房子归房子,打破单校划片过程中学校招生与周边商品房的捆绑链条,剥离附着在商品房上的教育属性,让购房者、房价逐步回归理性,“房住不炒”“职住平衡”的态势日益明显。同时,把教育的摆位放在服务人才、服务产业、服务城市的定位,优质学校的招生对象同步向人才、企业开放。

  构建学校共同体,以优质发展保障多校划片深入落实。建立教育集团发展机制,探索以优质学校为龙头,以大学区为空间划分,跨学段联通成员学校,学段之间纵向贯通、横向联盟,集团内设集团党委、总校长、推进办、中学部、小学部、学前部,教育主管部门管党建、招生和考评,人事权、财权、教育教学改革权等权力下放集团,集团学校之间的学科教研、课程发展、教学设计等优质资源共享,教师在集团成员校之间有序流动。学校由低位均衡向优质均衡方向跃升。

  (作者李广系四川天府新区社区治理和社事局党组书记、局长)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