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音乐学开拓美育新路径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1-09-08  阅读:次   |
42.9K

  语言和音乐都是高校美育的重要载体,而语言音乐学是语言学和音乐学融合的交叉学科,扬州大学音乐学院近几年十分注重语言音乐学的应用和推广,开辟了高校美育的新路径。

  何为语言音乐学

  语言音乐学,是指借鉴现代语言学、音乐学方法,从唱词语音切入,主要应用于全人类不同语言声乐作品的学习、教研与审美的方法。扬州大学音乐学院近年引进语言音乐学教学方法,以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语言音乐学基础》为主要教材,运用“双音唱谱”,即唱词国际音标记录的语音,与旋律音高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准确记录无法用汉语拼音记写的唱词语音,了解我国和世界语言的宏观现状,架起学习非普通话声乐作品的桥梁,引领学生体验各类作品语音美、旋律美和意蕴美。

  赋能音乐新的审美生命力

  语言是歌唱的声音载体。歌唱的整体美感呈现,是个体内在的语感、乐感、对作品人文精神的理解,与外在歌唱表演技法的协调综合。选择以怎样的音色、语气、情感来演唱,就会产生相应的审美效果。传统民歌、地方戏曲、说唱等诸多经典民族声乐作品,因多元语言的门槛而在以往的高校音乐课堂难以涉猎,对此,我们本着立足母语、充分拓展不同语言特色的教学原则,每学期之初,先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摸底调查,甄选出精练曲目,再逐步引入其他语言作品,从不同的语音对比中,引导学生聚焦多元语音美和文化美,掌握歌唱审美与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兴趣和学习获得感。

  涵育方言声乐作品之美。考虑到我院学生主要来自苏、鲁、湘、鄂、皖、冀、贵等诸多省市地区,为了让学生体验丰富的地域文化,我们选择教学曲目时,从传统课堂以普通话唱词为主的歌唱审美,转向多元语言和地域风格的艺术审美。

  在百年校园的梧桐树下哼唱扬州民歌,是许多扬大学子的心愿。为此,我们带领学生参观扬州风景名胜,奔赴“中国民歌之乡”邵伯、高邮等地采风,实地观摩“栽秧号子”的歌队表演与讲解。教唱《拔根芦柴花》等扬州民歌时,运用语言音乐学方法,展现江淮官话特色。学生们在作品的方言风味、劳动韵律、领唱和齐唱表演互动中,融入对扬州文化的集体记忆,通过课堂展演和音乐会直播等形式,与校园师生及不同行业、层面的观众形成美育互动。

  除扬州民歌外,我们还组织学生学习其他方言声乐作品,如苏州评弹《蝶恋花·答李淑一》、粤语歌曲《上海滩》、京歌《梨花颂》等,从中国民歌、地方戏曲语言的声母、韵母、声调把握中,体会唱词与旋律水乳交融的音乐美、语言美,增强音乐鉴赏与表演能力。

  涵育少数民族声乐作品之美。少数民族民歌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多元音乐文化的宝库。我们经过多年实践发现,通过本民族母语作品的学习,强化和延伸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表演风格,是非常好的途径。我们将少数民族歌曲教习纳入课程,从少数民族学生熟悉的家乡民歌入手挑选曲目,学生能迅速掌握歌唱语言要点。

  为丰富教学内容,我们先后赴云南、贵州、海南、新疆等地采风,获得了丰富翔实的少数民族民歌一手材料,并申请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和校级教改课题,将语言音乐学科研成果直接引入音乐课堂,通过教授苗族《飞歌》、傈僳族《赶猪调》、彝族《阿依芝芝姑娘》、哈萨克族《玛依拉》等作品,使学生感受少数民族歌曲的语言美、唱腔美和舞姿美,体验绚烂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提升了学生探索少数民族歌曲的兴趣和演唱能力。

  涵育外国语言声乐作品之美。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学习层面,语言音乐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原来被动模糊的语音模仿,转向主动精准的国际音标记写与发音。为此我们挑选不同语系背景下的世界经典民歌,如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等歌曲,让学生清晰感受日语《樱花》的高低声调、韩语《阿里郎》的闪音、意大利语《小嘴》的舌颤音、英语《斯卡布罗集市》和德语《威尼斯船歌》的清浊音在歌唱中的美感传递,提升运用语言音乐学的专业自信和学习动力,演唱时配以当地自然人文图片,充分领略作品蕴含的文化美,使心灵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向诗和远方。

  如何助益高校美育

  语言音乐学方法的引入,让学生突破语言屏障,准确领会来自不同地域、民族、国家语言歌曲的魅力,将作品语言美、旋律美、文化美,内化为心灵美和人格美,提升了音乐文化素养和道德涵养,有效拓展了大学生音乐人文素养,有力助益了高校美育。

  一是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语言音乐学的课堂教学选曲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潜在语言个性与优势,鼓励其对家乡传统声乐作品的采风学习和演唱展示,树立了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拓展了美育空间。

  二是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师的美育创新能力。语言音乐学赋予教师广阔的美育教研创新实践空间,可通过音乐课堂教学、作品展演、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提升其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美育创新力。

  三是有助于创造积极多元的高校美育氛围。语言音乐学能充分挖掘和调动高校各地域各民族和外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高校美育形式、内容与传播载体。

  (作者冯凌燕系中央音乐学院博士、扬州大学硕导。本文系扬州大学教改课题《语言音乐学方法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YZUJX2018-25B]、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语言音乐学视域下的云南少数民族民歌“腔形态”研究》[17CD190]成果。)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