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课堂创新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3-07-22  阅读:次   |
42.9K

  近日,厦门大学物理学教授蔡端俊“跨界”赏析京剧、带学生欣赏黑胶唱片、教学生唱名篇名段的选修课“国剧赏析”成功“出圈”。蔡端俊教授开设的这堂选修课堂堂爆满,抢课的学生是规定人数的三四倍,甚至得提前半小时才能抢到好座位,学生们在又“唱”又“玩”中切实地感受和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国剧赏析”课,近年来,高校里的传统文化课程花样不断翻新,创意层出不穷,让学生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弘扬,高校责无旁贷,必须要开拓思路,创新形式。课堂是高校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必须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嵌入到教学主阵地之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有内涵、受欢迎、受重视的传统文化课程,让课堂有创新、学生更受益、文化再发展。

  高校课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观念变革。当代大学生、特别是“00后”大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面对新一代的受众,如果高校仍然以旧思维开展课堂教学工作,不共情更不走心,就只能在学生的内心之外徘徊,实际上就是在“推开”学生。时代不同,生情不同,高校必须与当代大学生同频共振、同向而行,想其所想、念其所念,积极思考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更多可能。高校应以大调研工作为契机,一方面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地方文化资源,确保将优秀传统文化原汁原味地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主动了解大学生的所需、所想、所念,详细掌握当前大学生的性格趋势、喜好形式、接纳程度等内容,确保工作有的放矢。

  高校课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创新手段。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短视频的兴起,给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智慧教育是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VR、AR、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给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了全新机遇,为新形态课程资源建设提供了技术载体,可以有效赋能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科技”的深度叠加和快速迭代。高校应着力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建设传统文化的资源素材库和课程知识图谱,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知识关系网络,构建传统文化学习和赏析之间的逻辑关联,通过知识管理、学习导航、学习评估等功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学习路径,有效提升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高校课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形式创新。各类国学、国风、国艺、国技都需要找到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充分展示其艺术魅力、文化底蕴以及育人价值。当代大学生在互联网上接触了海量信息和活动形式,机械教条的单方面输出讲解已然无法引起他们的注意力、无法触发他们的兴奋点,沉浸式的、体验感更强的方式才能更好引发内心的触动。高校应进一步加强联合政产学研的文化资源和跨学科的认识视角,把时代发展的最新内容特别是最新话语、最新人物形象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推动传统文化的课程群建设,同时纳入研讨、辩论、演出、调研、体验等参与度更高的教学形式,引导大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境中产生更多辩证思考,从而更加深刻、全面地认识传统文化,内生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作者周斌系丽水学院教师)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