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应考尽考安全高考“必答题”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06-01  阅读:次   |
42.9K

  高考在即,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如何保障学子们安全、顺利参加高考,备受关注。日前,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各地结合本地疫情防控形势,制定高考组考防疫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准备充足的备用考点考场、加强考场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加强考前核酸检测等健康筛查、加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

  受疫情影响,上海高考推迟一个月举行,为确保应考尽考,不让一个考生因疫情而落下,上海统筹设立了集中隔离考点,供尚在集中隔离的确诊、无症状感染者或核酸检测异常考生考试使用。北京则设置了封管控考点,并在地坛医院和小汤山医院设置了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考场。同时,还将选择符合条件的宾馆酒店或具备食宿条件的学校,为考试当天仍然处于封控区、管控区的考生提供吃、住、行、考一体化的考试保障。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各地教育部门确保应考尽考的努力,展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疫情背景下,应考尽考的核心要义就在于不让一个考生因疫情防控等外力而“掉队”。疫情多点散发,为考试组织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一些地方的疫情防控形势仍然紧张,考生可能面临不同的处境,有的考生可能确诊,有的考生可能被集中隔离,有的考生可能处于封控区、管控区,有的考生可能滞留外地。既要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又要应对各类复杂情况,确保一个不落下,操作难度不小。但是,不管属于哪种情况,考生参加高考的权利都不容剥夺,任何一个考生都不应该因外力而被挡在考场之外。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高考承载着千万考生及其家庭的殷切期待,承载着选拔人才的使命。确保应考尽考,守住不让一个考生因疫情防控“掉队”的底线,不仅事关考生及家庭的切身利益,牵动着公众的敏感神经,也关系着国家的人才选拔大业。守住这一底线,就是守护教育公平的底线,就是守护公众对教育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的价值认同。

  实际上,在确保高考应考尽考上,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管是受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影响,还是遇到个别突发情况,排除万难、全力以赴确保考试正常进行,确保考生顺利参考是全社会的共识。过去两年,为受疫情影响的考生设置“病房考场”“隔离考场”已是惯例。针对个别特殊考生,一些地方也采取过“送考上门”“单人考场”等措施。在其他国家考试中,一些地方还开展过大规模跨省借考工作。这些人性化的措施、暖心的安排,为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应考尽考提供了借鉴。这些成功的案例,也说明即便组考工作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完善应急预案、细化分类安排,把工作做在前面、做扎实、做细致,就能够化险为夷。

  大考在即,考生本就可能紧张、焦虑,再加上疫情的影响,考生更容易出现负面情绪。所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尤为重要。为此,要强化心理咨询服务,畅通求助途径,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为考生提供必要的安慰与疏导。另外,在刚性执行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也要多一些温情与暖意。比如,为考生提供便捷的核酸检测服务,尽量减少烦琐的核酸检测、健康申报流程,把各项防疫要求、应急处置情况宣传到位,给考生明确而稳定的预期。如此,方能为考生解除后顾之忧,减轻考生的焦虑,让考生轻装上阵,把全部心思都放在怎么考出好成绩上来。

  在这场人生大考中,考生是答卷人,从组考、监考到具体的阅卷者都是阅卷人;而在确保应考尽考、安全考试这场大考中,各地各级教育部门是答卷人,考生、家长以及全社会则是阅卷人。只有科学精准施策,以对考生、对人民真诚负责的态度,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实做细,才能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