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 紧扣行业发展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3-07-14  阅读:次   |
42.9K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整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高速铁道工程技术、公路机械化施工技术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4个专业,形成了面向公路、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聚焦智慧建造技术的高水平专业群。通过“行业驱动、校企协同、多元融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和国内外影响力的显著提升。

  行业驱动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性,企业驱动强化人才培养针对性

  基于道路桥梁工程行业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新需求,学校通过研习政策文件、开展企业调研、召开专业群指导委员会等方式掌握道路桥梁工程行业发展方向,将数字化测绘技术、机械化施工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技术与传统的道路桥梁建造技术相融合,突出人才培养的行业特色,驱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动态改革。构建了“行业驱动、校企协同、多元融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行业企业需求为驱动,以校企“双元”协同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线,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思政融入、书证融通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

  根据长三角区域大型道路桥梁施工企业的用人需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模块,培养从事测绘、施工、监理、检测和养护等相关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以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以监理员、造价员、安全员等为就业岗位群,校企联合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与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模块课程,与江苏省高速公路工程养护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公路养护模块课程,与徐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共同开发安全技术模块课程,与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无损检测模块课程,与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测绘模块课程。依托江苏省“青蓝工程”教学团队组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人才适应性不断提高,企业参与度显著增强。

  校企协同实现“双轨制教学实践联动,学徒制实习就业贯通”

  校企深度联合,将企业在建的道路桥梁工程项目转化为课程的教学项目,开展双轨制工学交替。每学期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在校学习,一组企业实践,半学期后两组工学交替,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双轨制工学交替模式入选《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典型案例。校企协同制定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在企业中选拔技术骨干聘为学生的企业师傅,与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以学徒的身份进入企业实践,在顶岗实习结束后进入企业参加工作,实现人才培养的贯通。

  校企组建混编课程团队共同备课,学生的课程学习及识岗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都围绕工程项目开展,使技能训练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师生和师徒相互促进、相互启发。学生不再是知识和技能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具体项目和任务的设计者和执行者,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了实习效果,实现了理论知识学习与工程实践的统一。双轨制工学交替一方面使学生可以完整参与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增强了实践效果;另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避免了企业集中安排岗位带来的压力及学生离岗带来的人员缺口,形成良性循环。

  校企联合开发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招生时校企共同选拔学生成立现代学徒制班级,实现“招生即招工”。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学校教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度,学生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由校企联合评定。校企双方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路径培养人才。学生在毕业前得到了良好的锻炼,提前掌握了职业技能,提高了职业素养;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对企业的认可度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学生实习期间对其进行长期考查和培养,提高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思政融入、书证融通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校企深度融合,与专精特新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打造高水平实训基地,提升了实践教学效果;建设江苏省“青蓝工程”教学团队,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发明杯”大赛、“挑战杯”大赛等,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聘请劳动模范和技能大师担任德育导师,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建设了道路桥梁工程课程思政电子博物馆;专业教学标准对接职业能力标准,将路桥工程无损检测“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实现书证深度融合融通。

  学校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专精特新企业合作组建产业学院,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从单一为产业提供技能人才向主动引领产业人才培养转变,从教学实践创新向技术研发创新转变,从实用型人才培养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转变;通过文化育人、思政育人培养职业素质。将学校军校文化、煤炭文化、建筑文化及专业的路桥文化与课程思政相结合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开展文化育人和思政育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近年来,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通过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9%,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数字化矿山监测技术国赛团体一等奖,矿井灾害应急与救援技术国赛二等奖、三等奖,获各类协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60余项。

  专业群服务社会贡献更加突出。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教学团队获评江苏省“青蓝工程”教学团队,其中正高职称9人、博士10人。教学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2项、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科技项目6项。发表教科研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40篇、中文核心论文22篇,横向技术服务到账金额150余万元。

  国内外影响力日益增强。依托“行业驱动、校企协同、多元融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入选国家教育部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获评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江苏省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等。

  (鲍英基 王国安 靳会武)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