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以“立体式学习”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3-06-16  阅读:次   |
42.9K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乡村产业振兴需要高质量的金融支持,高等院校实现金融人才的培育意义重大。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的金融主干课程教学团队教师指导莫熠华等8名学生,对农村商业银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模式进行调查研究,开展“立体式学习”,让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真正领悟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培养有情怀、有担当、有知识、有视野、有实践、有创新的金融人才。

  思政学习厚植爱农情怀与担当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国家关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一系列政策文件,观看“决胜全面脱贫攻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相关主题视频,阅读大学生返乡创业励志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树立投身乡村、服务乡村的理想和信念,强化自身的责任担当。

  专业学习提升惠农技能与视野

  乡村产业振兴存在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需要结合农村、农业的特点进行学习;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多元化的金融供给,如银行、保险、期货、期权、资本市场等,如何针对多元化的需求进行有效供给,如何通过金融业态的融合创新有效推进,既需要宏观视野,又需要微观的切入与设计,教师和团队学生为此从基础知识与理论、典型案例等方面研讨乡村产业振兴供需主体良性循环的形成路径。

  行动学习探究支农实践新知

  经过9个月的调查,调研团队走访了江苏35个县市区、168个村镇、32家农村商业银行,访谈800多次,回收有效问卷687份。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农村商业银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中面临一些问题:一是受技术、数据、人才等因素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缺乏高质量人才和服务的创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不够深入;二是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产业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链条较短,产业特色不够明显,仍存在提升空间;三是在促成乡村产业振兴资金需求和供给主体的衔接与协调方面,还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

  复盘学习形成助农模式与建议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学生调研团队深刻地认识到在平时课堂中基础理论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复盘,发现农村商业银行相对于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等机构,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存在支农支小的经验优势、服务乡村的规模优势、网点分布的地缘优势以及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决策优势。在此基础上,调研团队将自己的认识通过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渠道进行分享、总结、凝练,推广农村商业银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模式,如“数字赋能+心走访”有助于形成供需主体良性循环,“递进式流程化的特色定制”有助于乡村特色产业链的形成,“自助+自主”式多方协同有助于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在此基础上,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建言献策。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学生以“立体式学习”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调查走访发现金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实际问题,探索和凝练解决问题的模式,论证其合理性,并提出具体的实现路径。系统回答农村商业银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模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并从中获得创造性发现和新知。“立体式学习”一方面促进思政、专业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进而形成示范效应;另一方面能形成具有应用价值的成果,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乡村产业主体提供参考。更重要的是,这种学习教学方式能够为乡村产业振兴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金融人才,并帮助他们形成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特质。(莫熠华 顾臻誉 李欣然)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