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职业大学 秉承“勤勇忠信”校训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09-19  阅读:次   |
42.9K

  苏州市职业大学创立于1981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创办于1911年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和1912年的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学使命,秉承“勤勇忠信”校训,建设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院校。学校设有12个学院(部),涵盖理工、文史、艺术、师范、体育等科类共51个专业,专任教师818名,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5万余名。

  自2017年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校提出并践行“建设全国一流品质院校”,开展“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校地合作,培养“高品德、高技能、高适应”技术技能人才队伍,践行“成就学生、成就教师”,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发展新理念。

  学校在党建工作、思政教育、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创新创业等方面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建成全国首条自动化控制教学生产线,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率先建立“大学生抗挫折教育体验馆”,建成江苏同类院校首个省级红十字标准化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地方新型智库——苏州石湖智库,成立苏州高校首个志愿者学院。学校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校园)、首批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入选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党建引领全面共建

  赋能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近年来,学校坚持融合发展理念,通过成立产教融合党建联盟、开展“党建+特色”品牌创建等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创新开展“校内校外共结对,融合党建育英才”活动,全校各级党组织结对共建数量合计达127对。学校目前已建成企业学院、行业大学24个,“双师”基地49个,校企协同育人体系不断完善。学校积极探索推广“融合共建”模式,构建起党建融入并引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个领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为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创新“五型组合联动”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学校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推动理想信念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有形载体教育与无形渗透教育相结合,办实事感召教育与树先进典型教育相结合,创新实施融合型思政课教学团队、鲜活型思政课教学资源、开放型思政课教学场景、数字型思政课教学方式、双向型教学质量评价,形成了“五型组合联动”,推进思政课建设发展工作新格局。组建“思政+专业”双主体教学团队,推动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国家技能大师、非遗传承人等共同上好一堂令学生难忘的思政课,在30多堂示范公开课中,8堂课获“学习强国”苏州学习平台推介。建成“数字化思政沉浸式交互体验中心”,33个“宣传思政融媒学习驿站”遍布校园。漫步校园,教学楼边、实训室前、宿舍公寓里,一面面“小红墙”成了高高飘扬的思政融媒宣传旗帜。在这里,“云思政”作为主打栏目,已成为学生热衷点击的板块,多家权威媒体专题报道了学校思政教改。

  紧抓专业竞争力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重点和社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人才培养特色。实施专业竞争力提升重点建设年,以提升专业竞争力为核心,优化专业设置,增强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完善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现有国家教育部门重点专业和教改试点专业3个、省高等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A类项目1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3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9个;省级优秀、精品课程8门次,省级优秀课程群1个,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9部,省重点教材17部,入选“十三五”规划教材7部;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奖项9项,“互联网+”和“挑战杯”大赛国家奖项5项;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智能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打造国家、省、学校三级课程资源共享体系。

  实施校地融合共享

  增强服务地方发展工作能级

  学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地全面合作”,由单纯与企业方面的合作,提升为与“政行企校”各类对象资源要素的充分合作;由单一校内资源利用,提升为综合应用广泛的社会资源合力发展;由单向的资源流动,提升为校地多重双向组合的资源循环共享。与苏州市级机关近20个部门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中科院纳米所、中电三所、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上海华夏经济发展研究院等全国10余家大院大所对接合作,共同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发展;与亨通集团、电梯商会等550多家企业密切合作,成立企业(行业)学院24个;与苏州20个乡镇(街道)开展“一院一镇”合作项目;牵头组建了现代装备制造、现代光电、人工智能等3家市级职业教育集团。在苏州高校中首次发布服务地方发展资源清单,提供“菜单式”“定制化”服务,将校内优质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共享。2018年成立在苏高职院校首家地方新型智库——苏州石湖智库,向省市政府部门报送并被采纳的决策咨询报告136篇,获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46篇,申报市级以上课题3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群众》等刊物上发表相关主题论文20余篇。石湖智库牵头申报获批“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大运河(江苏段)文旅融合协同创新基地”,成为苏州市首批“新型智库”之一。

  聚焦科技创新突破

  提升科研项目质量成效

  通过实施科技创新重点建设年,发布科技创新三年行动方案,建强创新服务矩阵,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创新成果颇丰,教师科研成果获奖层次有新突破。“太湖众创”获批国家大学生众创空间,“3C产品智能制造”获批国家教育部门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国家创新平台2个,省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4个。承担国家、省级科研项目25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专利发明位列同类院校前列。获省部级综合性成果奖5项、市厅级科研奖项99项。2018年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单位),2021年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三单位),实现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获奖历史突破;学术著作《园冶多维探析》(上、下卷)获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实现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重大突破。社会服务能力快速提升,横向社会服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数和到账经费实现了突破性增长。

  加强国际合作办学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学校结合自身工科办学特色和专业资源优势,打造助力先进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高质量发展育人之路。学校形成了与企业“走出去”需求相契合的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技术、跨境电商相融合的专业群,实施跨境多层次多维度的校企合作,满足制造类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中澳合作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专业项目获评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与巴基斯坦吉尔吉特教育厅成立中巴经济走廊文化交流中心,与南非工业与制造业培训署合作培养海外技能人才。校企在南非建立南非亨通智能制造学院,在马来西亚建立工业机器人产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获省“十四五”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学校中外办学经验多次入选《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并被多家主流媒体发表。

  深化创新创业教改

  加强“双创”示范辐射效应

  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显著增强,服务区域创新创业形成示范辐射效应。学校多次荣获“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考核优秀单位”,被认定为“国家众创空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江苏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苏州市职业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笃行不怠,踔厉奋发,奋力谱写“争当表率、争作示范、走在前列”苏职大新篇章,努力建成立足苏锡常都市圈、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高层次职业院校,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叶军 刘伟)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