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职业教育中心“三自四联”铸匠心 守正创新谱新篇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07-22  阅读:次   |
42.9K

  万里长江波浪奔涌,一路劈开高山深涧。在长江西陵峡畔,有一个美得让长江驻足的地方,它就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秭归。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职业教育中心就坐落在这片如诗似画的土地上。数十年来,几代秭归职教人秉承“让每一名学生获得进步”的办学理念,狠抓立德树人,逐渐形成“三自四联”(自我诊断、自我改进、自我成长;领导联部、中层联班、党员联贫、教师联困)的德育新样态,走出一条以高质量德育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跨越式发展之路,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正在美丽的西陵峡畔散发光辉。

  完善机制

  让“三自四联”落地

  秭归县职业教育中心对“三自教育”的探索要追溯到20多年前,当时,学校办学规模急剧膨胀,“学校管理难、学生难管理”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学校结合校情广泛研讨后,认为破局的关键是充分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内驱力,由此提出大力发展“三自教育”,引导学生自律自强。蓝图已绘就,但要切实落地,还必须建立职责分明的运行机制。

  学校党委抓好顶层设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三自四联”工作的推进,建立了全流程的领导管控机制、审核把关机制、考核激励机制。此外,校党委宏观上坚持五年一规划,中观上坚持一年一部署、一期一安排,微观上坚持“周研月诊”(一周一调研、一月一诊断),为“三自四联”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学工部门加强中层管理。明确由学生工作部门主推,全面履行中观层面上的方案优化、督导检查、综合协调、总结表彰等工作。在纵向上,上对校党委、校委会负责,认真执行学校的决议,及时反馈实施中的成效与困惑;下联班级、学生,负有规划、指导、督导等职能。在横向上,联合校内职能部门及群团组织,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育的格局。

  班主任抓好基层落实。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内的第一导师,对所在班级“三自四联”的实施全面负责,履行思想引领、技术指导、重点支持、监督监控、考核评价等职责。在“三自”模式下的班主任,不再是“监工”“警察”,而是“朋友”“领航员”,注重通过各种方式和学生打成一片,激发其发展内驱力,让成长真实发生。

  教学诊改

  让“三自四联”落实

  2017年以来,学校以教学诊改试点为契机,把“三自教育”与教学诊改工作相融合,打造“目标链”和“标准链”,切实解决了“三自教育”目标不清晰、标准不健全的问题,有效提升了其育人效能。

  打造目标体系明方向。诊改工作的逻辑起点是打造目标体系。为了利用诊改提升“三自教育”实效,学校制定了明确的总体目标及可量化评估的分解目标,定时定事定人,构建起一个上下一致、左右衔接贯通的目标体系。如明确制定了《学生三年发展专项规划》,以学生在籍三年为周期,分年级、专业、时段提出目标、任务、要求。学校在规划中为学生提供了综合、才艺、技能三大发展方向,衍生出许多具体发展通道,学生可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自己专属的发展路径,搭好成长“脚手架”。

  打造标准体系强落实。如果说目标体系能为学生发展指明方向,那么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标准体系则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衡量标准。为保证“三自教育”落实,学校建立了一整套质量标准体系,切实做到诊有依据、改有标准。如《学生操行评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学生违纪处分标准》《学习(技能)标兵标准》等,这些标准既是教师评价学生的准则,也是学生自我诊断的工具。学校还开发了便于学生自我诊测的工具——《足迹》,将学生的基本情况、发展规划、阶段性诊断项目及相应的制度、标准、流程、策略集于一体,精心制作成小册子,人手一册,成为指引学生螺旋进步的重要抓手。

  “三全育人”

  让“三自四联”落细

  2021年春,学校主动开启了“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创建工作,将“三全育人”理念和“三自四联”体系巧妙融合,进一步擦亮了这张德育“金名片”。

  全员参与。学校不仅通过“四联”(领导联部、中层联班、党员联贫、教师联困),在纵向上引领各层级教职工全面参与“三自教育”,还注重在横向上激发各职能部门的育人潜能。例如总务部门建立花草树木学生认养制、后勤部门开展“盘光桌净”活动等,都在促进学生自律自强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此外,学校还注重通过加强家校协作、校企协作,充分释放家庭和社会的育人潜能。家校协作主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校联系会、学校家访等形式实现,校企协作主要通过校企对话会、学生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等形式实现。由此,学校构建起一张家校社密切配合、学校教职工全员参与的育人网络,切实推动了“三自教育”的落细。

  全方位渗透。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引下,学校重新规划了以“三自四联”为核心的德育体系,明确了6条德育途径:青春励志引领、主题班会课启迪、德育生活赋能、经典诵读滋养、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社团活动升华,让“三自教育”渗透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近期,学校重点在传统熏陶和社会活动升华两方面发力,引领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展,效果很好。例如,通过开展屈原文化进校园、非遗技艺进校园等活动,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的力量;通过建设蔬菜嫁接社、电子电路社、中华茶艺等社团,引导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自主管理、差异发展,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0多年来,学校不仅前瞻性地提出了“三自四联”德育体系,还不断在实践中根据国家政策和学生发展需要进行调整优化,切实搭建起一座人才成长立交桥,让每一名学生都绽放自己的精彩。

  (谭国灿 张建国 宋玉平)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