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 止于至善 ——写在东南大学建校120周年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06-01  阅读:次   |
42.9K

  百舸争流奋楫先,千帆一道带风轻。

  上世纪初的1902年,东南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创建于古都南京。学校建立于关乎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等重要发展时期。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如今,站在学校建校120周年这个重要节点上回望,东大人以美德为绢,勤奋为墨,描绘出一幅浓墨重彩、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在给2021级本科生讲授思政大课时说:“回顾学校各个不同办学时期,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涌现出一大批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投身革命、至诚报国的东大师生;涌现出一大批顽强奋斗、忘我奉献,践行爱国情、报国志的东大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参与重大工程,在关键时刻奋勇担当的杰出代表。”

  “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2003年北京小汤山医院总设计师黄锡璆,设计出中国第一台机器人的巾帼英雄查礼冠,建筑界“诺奖”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我国首型预警机“空警2000”及首型出口预警机总设计师陆军,“长征五号”系列火箭“01”指挥员胡旭东……

  他们都有同一个名字——东大人,都有同一种精神——止于至善!

  久久为功育人是本

  “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2021年9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论述,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

  莫嫌天涯海角远,但肯摇鞭有到时。东南大学一直坚持“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把人才培养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努力形成“思想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育人新体系。

  学校于2019年发布《东南大学2020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就像一张“硬核”寻宝图,“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以及“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的“三制五化”育人模式是线路上的“关键节点”,最终要寻找和培育的“宝贝”是“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

  东南大学历来在“第一课堂”上“真抓实干”。为提高教学水平,集中力量打造“精课”,在东南大学原教学督导组组长单炳梓等人的倡导下,自1993年开始,学校启动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东南大学的这个校级竞赛以“三最”著称:第一,参赛面最广,全校所有青年教师都要参赛。第二,举办时间最长,从1993年至2022年,一共举办了30届,一年没落。第三,评审最严格,2000年以来,一等奖9年空缺,一、二、三等奖获奖率仅30%左右。

  60后医学院教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道德模范邱海波,70后外国语学院教师、7次蝉联“我最喜爱的十佳老师”的金晶,80后土木工程学院教师许妍,都曾经获得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一代代东大青年教师在三尺讲台上贡献出自己的德能勤技和人生芳华。转眼间,很多当年参加授课竞赛的年轻人已经两鬓斑白。他们中很多人已经成长为知名教授甚至是两院院士,但是他们对教学的热情历久弥坚。翻开东南大学本科生课表,一众院士的名字赫然在目:王建国、崔铁军、滕皋军、顾宁、刘加平……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几十年如一日的深耕不辍结出了累累硕果。2018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总数并列全国第三,一等奖总数并列全国第二。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9门。

  2020年,东南大学新增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3项,位列全国第三。2021年,东南大学入选首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1项,位列全国第五。在2021年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东南大学获奖11项,并列全国第九。

  前不久,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点公布,学校获批10项,并列全国第三。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学校1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5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两者均列全国第8位。

  “止于至善”的校训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东大人久久为功,怀善前行。近年来,东南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深入实施《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加快形成东大特色、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

  凡是过往,皆为序曲。站在120周年华诞的新起点上,学校将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工作,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扎实知识基础、深厚人文素养、突出创新能力的一流领军人才。

  顶天立地积健为雄

  东南大学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四个面向”,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全力实施“原创能力突破计划”,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做有使命、有组织、有穿透力的科研。学校重点投入、分类支持,全面启动面向2035和“卡脖子”的“十大科学技术问题”。

  “十大科学技术问题”包括数字“克隆”人、6G移动通信先期研究、信息超材料、高端芯片的超高能效设计等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急需领域的“高精尖”问题,学校对其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的启动培育基金并给予相应的评价政策倾斜,聚焦支持团队取得一批原创性的重大科研突破,有的放矢地培育前沿、新兴、交叉科研方向和国家级大项目。得益于“十大科学技术问题”的攻关,自2018年以来,东南大学的研究项目3次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近日,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揭晓。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崔铁军院士领衔的“信息超材料与系统”研究项目入选。2021年3月,东南大学尤肖虎教授领衔的“CMOS毫米波芯片与大规模集成相控阵”研究项目入选2020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分子铁电领域,熊仁根教授团队自2016年以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2篇论文,入选2018年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21年,由东南大学牵头、王建国院士和崔愷院士领衔的项目“中国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近10年来,学校共牵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33项,其中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14年和2020年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21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31.81亿元;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904件,授权2270件,位列全国高校第四位。截至2022年3月底,学校有效发明专利11174件,位列全国高校第3位。近5年,学校共牵头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2项。

  大国竞争的核心是科技博弈,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国家队成员,东大人深知重任在肩,使命光荣。近年来,学校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四个面向”,“顶天立地”做好科学研究,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前沿引领创新平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力争产出更多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大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家国情怀造福一方

  近年来,为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响应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部署,东南大学坚定不移地走与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雄安新区是“国家大事,千年大计”。段进院士团队站在生态文明的时代新高度,分析研究了“天人合一”等具有中国智慧的营城思想,提取了“山川定位”等具有时代传承价值的优秀中华空间基因,进一步挖掘了“高台组团低地环绕”的城水关系基因,为“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雄安新区城市空间框架确定提供了科学支撑。

  作为“十四五”重大战略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需要解决“区域一体化发展”这一世界性难题。段进团队提出了“水乡客厅”的理念和设计方案,不仅凸显了江南水乡圩田的生态本底,还提供了文化交往和创新服务功能,使其真正成为世界级水乡人居典范的引领区。

  学校在雄安,依托东南大学雄安研究院,积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在苏州,设立医疗器械研究院,助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在南京,助力江宁区打造信息产业名城;助力江北新区打造“基因之城”和“芯片之城”;助力玄武区打造设计产业名城。在无锡,建设微电子学院和微纳系统国际创新中心,打造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业服务于一体的“政产学研”综合基地。

  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的危急关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共派出医护专家160人次驰援一线,包括以邱海波教授为代表的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41人次。同时,团队积极开展科研,获得两项科技部应急重大专项的资助,形成重症新冠肺炎一系列防控救治体系。在全球首次提出“沉默性低氧血症”的概念,并建立早期识别的体系,为全球抗疫提供参考意见。同时,通过数十次视频会议向30余个国家传播中国抗疫经验,为全球稳定抗疫形势作出突出贡献。

  近年来,学校参与了“探月计划”、“三峡工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北京城市副中心、港珠澳大桥、高铁技术、南极科考、南海造岛、无线充电等国家重大工程。

  学校还将进一步发挥科研与人才优势,涵养师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继续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和区域发展,积极参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建设,努力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东南大学校长黄如表示,学校将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秉承“止于至善”的校训,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布局新工科、新理科、新文科、新医科及其相互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培养原创型、领军型、交叉型人才,引领科技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东大人的贡献!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