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 广告学专业“三链三化四平台”教改实践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03-30  阅读:次   |
42.9K

  广告学专业高素质人才需求量大,前景广阔。福建省文化产业“十四五”规划提出,至202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3800亿元。多年来,闽江学院广告学专业贯彻“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三链三化四平台”专业教改典型经验,该专业逐渐发展成学校品牌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和服务产业特色专业。

  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目前存在人才培养在服务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中教学体系建设不协调、不同步,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难以满足新时代广告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实践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难以适应新时代广告学行业需求等问题。

  闽江学院广告学专业发展之道

  (一)引企入校共建数字媒体产业学院,校企协同共建实践教学体系、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归并行业资源,打造资源平台与师资平台。以广告业头部企业为引领,夯实底层企业导师库根基。持续获取今日头条、抖音、百纳互动等头部企业案例资源,丰富案例资源库;拓展一线企业师资,打造实践教学资源与行业师资平台。与福州市广告协会合作成立广告人培训基地,建立“校企来”产学实践实训平台,协助完善学生工作室进国家级别广告创意园区——闽台AD创意园。

  (二)推动行业企业建设不同岗位实训基地,为学生适应行业岗位提供多元化服务。对标工作岗位,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对接。依据行业岗位需求,在实践环节加入头脑风暴会议、模拟提案、创意路演、媒体运营总结会等,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研究实践创新,打通教育链与创新链壁垒。研究创新创业与行业对接点,采用创业路演、昕影影视创新班、穆日工作坊、横向课题、“1+X”证书培训等形式,实施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双重叠加的产教融合创新模式。

  (三)融合不同实践模块,建立全程多元的实践教学模式。整合时空工具,打造“全程化”实践。构建以赛促学、专业见习、行业导师授课等方式的“大实践”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行业竞赛,通过真实案例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品牌战略、广告规划、视频制作入课堂,实现产教融合。重组课程体系,打造“融合化”实践。拓展优质师资和课程资源,建立新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实现跨学科课程的高度融合。重构边际模块,打造“多元化”实践:科研+实践——学生全程参与科研课题,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证书+实践——将中国传播大讲堂、新媒体编辑“1+X”认证培训融入授课内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岗位敏感度;第二课堂+实践——导入仙剑奇侠传剪辑创新班等实战体系,让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实践延伸。

  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的启示

  (一)建立了服务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融教育链、产业链和创新链为一体的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协同建设特色课程,形成实践实施主体多元化格局。依照产业和市场需求,按发展需要培养人、按岗位需要促实践,并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业界导师入校园、行业项目进课程、实习见习进企业等尝试,打通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

  (二)建设了一批满足新时代广告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优质教学资源。推动不同学科课程、实践、案例融入教学内容,建立全程化实践体系。从多重视角建构教学内容,打造新媒体终端运营、数据可视化、数字绘景等系列交叉课程,提供全新教学场域,建立融合化实践体系。借助行业和企业力量,依托广告学实践资源库、实训师资库、产学实训平台、实践项目孵化平台等四大平台,打造全程化、融合化、多元化优质实践资源库。

  (三)形成了“四位一体”广告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统合行业主管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学校,形成“四位一体”的广告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与福州市共建新闻传播学院,依托共建的福州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开展实践项目研究;2018年成立数字媒体产业学院,引入凤凰数媒等头部企业;2021年与昕影影业合作成立影视后期创新班。构建科研中心、产业学院、创新班三大实践转化平台,通过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平台对接,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解决行业发展问题的无缝对接。

  闽江学院广告学专业“三链三化四平台”教改实践过程中,建成校内外实践平台和基地20个,学生在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200余项,2021届毕业生实现全部就业;获批省级一流课程7门,广告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和服务产业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入选省级本科教学团队。(戴程)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