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顶天立地”学术志趣培育成果丰硕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02-15  阅读:次   |
42.9K

  涵养为国立谋“志”“趣” 厚植学术抱负“根”“魂” ——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顶天立地”学术志趣培育成果丰硕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进入新时代,如何树立“顶天立地”的学术志趣,引导在校研究生面向社会重大问题潜心研究,已然成为我国研究生培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共性问题。

  浙江省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是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也是面向社会变革开展“顶天立地”人文社科研究的时代沃土。作为省属高校的排头兵,浙江工业大学从“问题意识、学术素养、家国情怀、实践能力、伦理情操”5个维度,解决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立志、励志、砺志”难题,帮助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树立学术研究的“兴趣、乐趣、情趣”。

  人文社科类研究生从“志趣”确立到“致远”发展的培养关键在于“问题意识、学术素养、家国情怀、实践能力、伦理情操”五大要素的养成。解决教学问题的实践方法有:一是以“问题意识”为桥接,贯通社会前沿与理论思辨,在求解社会问题中培养“砺行致远”的学术兴趣;二是以“文化延承”为媒介,贯通思政引领与团队传承,注重学术志趣培养“传帮带”,加强朋辈激励,发挥学术团队的关键作用,浸润“砺行致远”的伦理情操;三是以“为国立谋”为激励,联动党建树人与科研育人,增强“为国立谋”的使命感和时代感,树立“砺行致远”的远大理想;四是以“真解决问题”为要求,融合智库服务与学术训练,夯实“砺行致远”的学术素养,开展“两种语言+两套话语体系”学术训练,推行“智库课题+国家基金”双重项目培育机制,严格“五个一”科研考核规范育人过程;五是以“案例研究”为载体,引导研究生深入社会、研究社会、服务社会,打通校内育人与实践育人,推行“学术+智库+实践”“三师制”强化实践导向,提升“砺行致远”的实践能力。

  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坚持智库服务与学术训练相融合,提升“顶天立地”的学术素养;坚持党建树人与科研育人相融合,树立“为国立谋”的家国情怀;坚持紧衔前沿与理论思辨相融合,培养“面向社会”的问题意识;坚持案例研究与实践育人相融合,培养解决“真问题”的能力;坚持思政引领与团队传承相融合,延承“顶天立地”的伦理情操,通过机制创新与实践探索形成“五融共促”提升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顶天立地”学术志趣的新模式与新思路,收获了丰硕的培育成果。

  党建树人与科研育人相融合,助力培育家国情怀

  学院依托国家教育部门“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党建载体,构建党建、科研、育人“三促进、三提高”格局。以“负责任的人文社科研究”培养社会责任情怀,增强“为国立谋”的使命感和时代感。强化“五个一工程”科研育人考核,让党建思政“进学术、进智库、进课程、进培训、进服务”。2018年,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党支部入选浙江工业大学首批“双带头人”示范工作室;2020年,入选浙江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对象。2020年,支部党员开展防疫抗疫研究,获省部级批示16次。自2016年以来,党支部以“党建+”系列活动凝聚带动团队高质量成长,11名青年成员获评省级人才12次。

  学科建设与成果激励“双发力”,充分激发学术志趣

  学院将科研奖励机制与研究生培养体制相结合,加强研究生高水平科研成果激励。工商管理学科在读博士在Na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发表国内外重要论文的研究生比例从2.1%提高到14.7%,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的研究生比例从15.1%上升到38.8%,研究生咨政成果参与数量从2项/年提高到30项/年。研究生学术志趣大幅提升,学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验证,实施成效有力地支撑工商管理学科评估等级上升为B+。

  品牌活动与实践传承同迈步,“顶天立地”团队铸魂

  学院不断完善“7号室友”“先锋合伙人”等党建工作品牌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学术团队的传帮带和研究生互学互助,加强朋辈激励的正向引领。打造师生成长共同体,着力构建“顶天立地”的团队铸魂模式,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提升青年学子的理想抱负水平。推行研究生“智库项目+国家基金”的双重项目培育机制,加大“实践导师”与“智库导师”配备力度,重视对问题意识和重大需求导向的考核。构建“学术+智库+实践”“三师制”,核心实施单位的160余名学术型导师中,具有丰富智库经验的导师近120名,学术团队中实践导师覆盖率达到90%。

  浙江工业大学教学改革团队在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探索“五融共促”提升人文社科类研究生“顶天立地”学术志趣的培育新机制后,学院研究生学术志趣大幅提升,培育了一批学术志趣较高、能够从事“顶天立地”研究且具有较远大学术抱负的毕业生,为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模式。项目实施以来,近8年毕业的48名博士生以第一作者获教育部门人文社科奖等重要科研奖励14项;2015年至今,学生共获省级以上奖项217项;2018年,人均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达2.6人次,获省级以上高水平竞赛奖项60余项;近两年,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浙江省金奖3项、全国总决赛银奖1项,毕业生素质全面提高。以学术志趣培养为引领,教学成果辐射50余所国内外高校的研究生培养交流,西北大学、广州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组团来学院交流,形成良好的辐射效应。教学成果获得《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的集中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新时代,新变革,新发展。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将继续以育人为先,不断加强研究生“顶天立地”学术志趣的培育机制与实践探索,让青年学子在生动实践中培养学术志趣、厚植家国情怀,为培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贡献力量。

  (吴宝 张玉倩 吴瑶瑶)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