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 校企深度融合 建设环境工程一流专业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01-27  阅读:次   |
42.9K

  吉林师范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坚持“共建、共管、共享”的校企深度融合办学思路,构建“2+1+1”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实践教学模块,增设技能训练、创新创业实践等教学环节,实施“工学结合、校企互动”的教学运行机制,开展“三进”课堂教学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施工与运营管理”方向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形成了“基础实、专业强、素养高”的应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持续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专业基本情况

  吉林师范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于2002年设立,同年招生。坚持立足吉林,服务东北振兴等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具备“厚基础、强技能、高素养”且能在环境工程领域从事监测、运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现已培养16届本科毕业生共907人。专业于2013年开始进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于2014年被确立为省级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5年,为了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开办国际学术互认课程班;同年,响应地方院校应用型转型发展战略,成为省级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经过3年建设,于2019年被评为应用型转型发展示范专业,并获批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建设举措与成效

  1.专业建设与改革举措

  吉林师范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新工科建设为契机,深化专业综合改革,构建了校政企所融合的育人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塑造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已经建成省级、校级实践教学平台9个,新建实习实训基地32个。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工程实践能力。邀请人才培养相关方参与培养方案修订,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校政企所合作为依托,重构课程体系。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形成了“每4年修订一次、每年微调一次”的“修订—反馈—再修订—再反馈”持续改进机制,通过座谈、邮件、电话等反馈形式收到来自合作方和外校专家的修订意见累计287条,采纳222条,其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意见36条(采纳22条)、关于毕业要求的修订意见95条(采纳71条)、关于课程体系的修订意见156条(采纳129条)。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在达到国家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更加迅速地响应了环保产业的人才需求,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新工科建设提供了目标指引和有力保障。

  (2)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三进”课堂教学改革,挖掘“教师主力军、课程主战场、课堂主渠道”作用,压实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构建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一是中国学者成就进课堂,培养民族自豪感;二是代表人物进教室,通过面对面交流,厚植工匠精神;三是生态文明观进思想,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压实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取向、专业学习、心理健康、日常生活与就业等方面的指导,塑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中国大地,真正让人才培养和应用“落地生根”。现已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2门,开展思政课程大讨论5次,平均每学年邀请国内环保领域专家和知名学者作报告16次。

  (3)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赛一体化教学体系。以校政企所合作为依托,建设联合实验室、工程应用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打造“教育链、知识链、产业链、人才链”等多链融合的大环境格局教学体系,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增设案例分析、创新创业、技能训练类课程9门;围绕核心能力培养支撑课程,组建课程群教学团队;将学科发展和产业发展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将研究成果和行业难题作为案例引入课堂教学;编制出版特色教材,重点打造虚拟仿真类和社会实践类一流本科课程。近5年,专业教师共承担省部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8项,发表相关论文60篇;出版专业教材6部,与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签订4部著作的出版协议;建成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学科育人示范课程及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等11门。专业学生获批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7项,参加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学科竞赛获奖22项,发表科技论文23篇。学生考研率由20%左右持续提升至30%。

  2.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

  学校和学院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紧密围绕环境工程专业和校级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需要,采用“一人一议、一事一议”的人才引进政策,招聘国内外高水平专业教师和专业管理人才。结合“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聘请中国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的专家为客座教授,聘请行业专家开展校园讲座、讲课、指导实习,拓宽师生专业视野;鼓励校内教师通过脱岗培训、跟随实习等方式弥补工程经验的不足;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近3年,新增高级职称教师6人,新引进博士10人,派遣出国进修学习15人次,聘请朱永法、崔崇威教授等7位专家为学院特聘教授,聘请中翰格瑞(大连)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伟等高级工程师12人为企业导师。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学习优秀教师活动,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和党支部活动。完善“四层”教学组织体系。在校、院两层教学组织体系的基础上,设立环境工程教研室、虚拟仿真教研室等专业教研室和基础课程教研室,成立“环境监测”教学团队等5个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建立了教学联系,近3年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2项;为企业和地方政府部门提供环保技术服务12项。每学期开展线上教学讨论3—5次,显著提升了教研室在教学科研方面的组织能力,发挥了课程团队在学生专项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加深了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融合,全方位培养学生专业素养。

  3.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构建与实施

  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建立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通过党课培训、学习先进人物事迹等多种形式和途径,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敬业精神,不断增强教师的集体荣誉感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利用“e支部”“学习强国”等平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先进人物事迹;通过民主生活会和“党课开讲了”“支部书记讲党课”等系列活动加强思想教育,使党员教师明辨是非、提高觉悟;结合座谈讨论以及个别谈心等方式疏通思想、解惑释疑、联络感情、增进团结。通过学习,教师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服务意识。

  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构建融合工程认证思想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从认证的角度考量相关的教学活动对技能养成、能力提升等人才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细化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提高可操作性;建立合理的反馈机制,在不同的教学活动周期内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改进效果进行持续跟踪,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持续有效性。实现“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等达成的评价体系。

  以信息技术为抓手,搭建教学质量数据监测体系。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创建教学质量实时监测大数据平台,精准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智能化课堂教学条件,推进教学条件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

  以考核评价为杠杆,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进课堂质量评价方式,制定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建立以学生评价为主体,以教学督导、同行专家和管理人员评价为补充的综合评价体系,形成“评价、引导、反馈、提高”的良性教学评价机制,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人才培养质量与外部评价

  (1)毕业生就业率和满意度显著提升。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高于90%,就业去向涉及生态环保部门、生态环境监测站、环保检测公司、环境保护企业等,就业单位分布于北京、广州、大连、长春等大中型城市,毕业5年以上的学生大部分已成长为单位中层领导或技术骨干。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满意度都非常高,92%的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强、工作责任心强、有敬业精神,95%的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基本功扎实、专业技能娴熟、创新活力足、具有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

  (2)毕业生综合素养显著增强。毕业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和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显著加强,表现出优秀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爱岗的精神品质;考研率保持在30%左右,进入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学习,受到一致好评。

  (3)外部评价积极。多所国内知名高校的教育专家对吉林师范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工程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吉师之路”;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多名企业负责人和总工程师评价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表现出优秀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为企业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提供了创新活力”。

  吉林师范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坚持为国家振兴东北和吉林省“一主六双”等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定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科教融合育人,致力环境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制定并实施了“环境工程专业2025行动计划”和“环境工程专业2030远景发展目标”,力争环境工程专业达到国家一流专业水平,在特色办学领域具备引领专业发展方向的能力,为促进地方环保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滕洪辉 任新 汤茜 孙玉伟)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