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高校思政课“大听课大调研”第七调研组今日到俺家

反馈会现场


调研现场
本网讯 11月20日上午,以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会萍教授为组长的全省高校秋季学期思政课“大听课 大调研”第七调研组一行六人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听课调研,指导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校党委书记厉励,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肖珑,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同志及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调研反馈会。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田华主持。
反馈会上,张会萍对学校思政课教学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学校思政课建设提出意见建议。她指出,学校要进一步巩固已有优势,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在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和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索;要更加注重内涵提升和品牌塑造,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显著示范引领效应的思政“金课”,推动构建“内容精良、方法精准、教师投入、学生受益”的高水平思政课教学体系,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调研组其他专家也依次进行反馈,一致认为授课教师展现出了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严谨的教学态度和良好精神风貌,课堂教学内容充实、逻辑清晰,在案例选取、互动设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方面体现了创新意识,课堂氛围活跃,育人效果明显。
厉励对调研组一行来校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专家为学校思政课建设精准把脉、悉心指导致以诚挚感谢,并结合专家意见建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着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守主阵地,铸魂育人强担当。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大思政铸魂工程”主力军作用,把理论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融入主战场,协同联动促发展。主动将思政课建设融入学校事业发展全局,与“新双高”建设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深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衔接,构建协同育人格局,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精神合力。三是畅通主渠道,守正创新提质效。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精准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认知特点,善用“青言青语”阐释理论内涵,依托数字赋能丰富教学形式,着力提升课程吸引力、感染力与引领力,切实增强学生获得感,持续提高课堂“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
调研期间,调研组深入思政课堂,随机听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波老师讲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刘丽丽老师讲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吕洛乐老师讲授的《形势与政策》课程。课后,专家组与师生代表进行了深入交谈,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学校将以此次“大听课、大调研”活动为契机,扎实做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传研究和阐释工作,持续在凝练特色上下功夫,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切实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好,提升立德树人工作实效,扛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尹庆永)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