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畔忆芳华,汴梁菊香叙情谊——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水利工程施工91班毕业三十年聚会

来源:河南高校资讯网     时间:2025-11-15    阅读:

  本网讯 金秋汴梁,菊香满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水利施工九一班的同学们选择在母校最美的时节重聚,既是对学校发展历程的致敬,也寓意着情谊与事业的传承。

  今天,水利施工九一班的同学,从四面八方而来,赶赴这场三十年的约定。当拾光·重聚·向未来的画轴徐徐展开,师生们郑重签下姓名,看着电子屏幕里当年青涩的自己,一种穿越时光的奇妙在心中涌动开来。

  一、师恩如海,铭记于心

  晚宴伊始,全体师生佩戴胸花进行合影,那一朵朵鲜红,不仅是对过往青春的重温与眷恋,也映照了他们当下的喜悦心情,更表达了他们对老师的感恩、感谢之意。当相机举起,一张张不再年轻却神采奕奕的脸庞,定格为未来永恒的美好记忆。有幸地邀请到了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当课代表们将鲜花捧到老师面前时,班主任史老师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他的眼眶湿润了,当年他悉心爱护的每个学生,此刻都成了他的荣耀和骄傲。一向以优雅美丽著称的物理课刘紫婷老师,此刻却笑言,与学生一起佩戴胸花的幸福感堪比婚礼之时。

课 代 表 给 老 师 献 花

  在同学们满怀期待的眼神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们逐一寄语。班主任的话语中满是欣慰与骄傲,一如三十年前那般殷切。史老师说:“30年风雨兼程,你们从青涩学子成长为水利行业的中坚力量,水利专业教会的严谨务实、坚韧担当,让你们有了今天的气度。你们用30年的坚守与拼搏,为母校赢得了荣光,老师为你们每一个人感到骄傲!好啊,真好!”

  最让人动容的是,语文课杨老师再次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特殊的《滕王阁序》,他用简短的语言讲了作者王勃的生平,老师吟诵了著名语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师的声音依然洪亮,眼神依然坚定。这一刻,他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书声琅琅的教室,只是这次,他们对这些诗句有了更深的理解——那是在岁月淬炼后,对理想信念不灭的坚守。当年的美育课华雷老师现在已是学校艺术学院书记兼院长,他讲话依旧雅俗共赏,他用五个关键词:学生、学习、生活、友情、收获,重现了他们当年在学校的时光。

  同学们还特别邀请到了校友总会秘书长李纪宾处长,李处长讲到校友会是校友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是连接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的桥梁纽带。未来,他们将持续搭建交流平台,畅通沟通渠道,为各位校友的事业发展、生活幸福保驾护航。也恳请各位校友常回母校看看,多关注母校的发展,多为母校的建设建言献策,与母校携手同行、共创美好未来!

  在欢声笑语中,师生们共同切开了那个象征“甜甜蜜蜜、团团圆圆”的巨型蛋糕,甜蜜的奶油与水果的芬芳,仿佛是他们三十载奋斗岁月里所有艰辛与成就的融合,每一张笑脸,都彼此成为最温暖最美好的回忆。

  二、拾光晚宴,芳华绽放

  当晚的“拾光重聚向未来”主题晚宴,将重逢的喜悦推向高潮。会场大屏幕上,王艳敏和竹怀明同学精心制作的视频如同一台时光机,把所有人的思绪带回到三十年前。《相逢是首歌》的旋律中,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缓缓浮现——那是他们青涩的脸庞,是实习期间的好奇与探索,是操场上的奔跑,是毕业照里的依依不舍......

  当《同桌的你》轻柔响起,屏幕上展示着当年往来的书信,那些发黄的字迹,那些真挚的祝福,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懵懂情愫,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会心一笑,心中却又感慨万千。歌曲《感恩的心》在桃李芬芳的背景画面中缓缓播放,视频中正值盛年的老师们神采奕奕,正是他们当年的辛勤培育和无私教诲,才有了他们今天的成长与成就,感恩三十年后的今天老师们风采依旧,他们欢聚一堂。

  三、天南地北,同窗情浓

  即便相隔万里,同窗之情也从未被距离冲淡,在热烈的掌声中,一段汇集了未能亲临现场的同学的祝福视频,将天南地北的心紧紧相连。视频里,有的同学因在家照料年迈的父母或年幼的孩子而无法脱身,他们用往日熟悉的声音,送上质朴而真诚的问候,眼神中流露出些许遗憾与满满的祝愿;吕洋同学因此时正奋战在新疆水利工程一线,用手比划着言辞恳切的诉说着对母校和同学们的思念;更有远在大洋彼岸的杜占鹏同学,用略带乡音的话语激动地喊着“老同学,我想你们了!”。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一句句“祝老师身体健康”、“祝同学们一切顺利”“祝本次聚会圆满成功”的暖心话语,引得现场时而爆发出欢呼,时而陷入感动的静默,仿佛跨越山海,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云端团聚。

  四、文艺表演、欢乐海洋

  晚宴期间,张利红同学的独舞《草原恋歌》惊艳四座,她高挑的身材,柔美舒展的舞姿,仿佛将辽阔草原的风与自由带到了他们眼前。当男生崔维成深沉苍凉的《鸿雁》响起,“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的歌声,勾起了同学们对水利建设者多少离愁别绪与对远方故乡的思念。

  女生们一曲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虽然唱腔一般,但也用这段唱词道出了半生的巾帼豪情,重回中原大地的她们也算是过了豫剧瘾。

  快乐的氛围是具有感染力的,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物理课刘老师兴致勃勃地登台,即兴演唱了歌曲《月亮看我》,师母彭老师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梨花赋》。她们虽然都已过盛年,但那一刻,却快乐的像个小女孩,那一刻,他们没有师生之别,只有一群被岁月厚待、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竹怀明同学的发言也掀起了一个小高潮。他的话语幽默而真诚,赢得阵阵掌声。他坦言,发言稿经教师出身的太太认真审查批改,这份认真与幽默让现场氛围愈发欢快。

  最后,由宋二勇同学领唱指挥,全体同学合唱了那首刻进骨子里的《水利建设者之歌》。当“从那黄河走到长江,我们一生走遍四方,辽阔的祖国,万里山河都是我们的家乡……”的雄壮旋律再次响彻大厅,他们仿佛又变回了那群意气风发、立志兴修水利,除却水害,保民平安的青年学子。三十载光阴,改变了容颜,但初心未改。

  四、母校新颜,大展宏图

  次日,他们参观了已发展更名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的校园,同学们沿着足迹校史景观和黄河工程文化长廊一路走到先进的测绘工程学院,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无人机测绘设备……母校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们由衷感到骄傲。正是在这里打下的坚实基础,支撑着他们在祖国的大江大河上建功立业。

  为表达对母校的培育之恩,值此毕业30年聚会之际,水利施工九一班同学南阳校友联络处理事长袁鹏,代表南阳校友和施工91班,向学校校友总会捐赠了独山玉雕刻的雄鹰,寓意为大展宏图,祝愿母校蓬勃发展繁荣昌盛,越来越好。

  相聚总是短暂,情谊地久天长,他们带走了彼此的祝福,也留下了一个共同的约定:待到菊花再开时,汴梁城下,黄河水畔,再叙芳华!(燕雨江南供稿)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