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贸学院学子暑期三下乡:青春执笔绘就生态发展新画卷
本网讯 2025年6月28日至30日,郑州经贸学院会计学院“绿沃金寨、文润乡心”实践团赴河南省禹州市李金寨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生态调研、环保宣传、文化浸润等多元形式,积极探索“高校+乡村”协同发展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一、解码治理:硬治软导促发展
6月28日,实践团深入调研李金寨村“生态+文化”治理模式。生态建设方面,村内建成日处理50吨的“生物膜+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推行“公司化运营+网格化管理”垃圾分类新模式,构建完善的环境治理体系。文化建设方面,创新实行“幸福树”文明积分制,将环境卫生、家风建设等纳入评分体系,定期评选“五美家庭”。村党支部书记李孝伟表示:“积分制让环保成为村民自觉行动,实现了从‘环境美’到‘人文美’的转变。”
二、调研产业:集思广益献良策
实践团深入金果树生态农业园千亩桃园开展产业调研,该园区通过“三品一标”绿色种植技术,产出的桃子品质优良、特色鲜明,但仍面临销售渠道单一的困境,团队结合电商和财务专业优势,提出“直播带货+品牌包装”解决方案,通过财务分析优化包装和物流成本,为农产品插上“云翅膀”,同时设计“积分制+”品牌包装,将文明积分故事融入产品文化内涵。
三、基地挂牌:智汇乡村谋长远
6月29日,“郑州经贸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正式挂牌成立。该基地将成为校地合作的重要平台,实现教育资源与乡村发展的双向赋能。正如学生代表雍浩杰所说:这里不仅是实践平台,更是我们服务“三农”、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
四、支部联建:红色引领聚合力
6月29日,实践团与李金寨村党支部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围绕五星党支部创建、高校“1234”党建工作法等展开座谈。同时,就返村大学毕业生团组织关系转接中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切实打通团员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在“七一”建党节之际,双方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参观党史馆,重温入党誓词,强化使命担当。
五、童心筑梦:薪火相传润乡野
团队精心设计“生态小卫士”儿童课堂,通过红色故事会、环保拍手歌等植入生态理念;为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作业辅导;创新设计垃圾分类飞行棋游戏,寓教于乐,传播环保知识;开展八段锦教学舒展身心,传授传统养生文化。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方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六、入户宣传:绿色新风进万家
6月30日,实践团走进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尊老爱幼传家风”等主题宣传活动。队员们与劳作归来的村民围坐在一起,用拉家常的方式分享节能节水小妙招。村民王大哥深有感触:“原来环保就在我们身边,做好垃圾分类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家园。”实践团成员不仅用青春热情传播了绿色理念,更在走村入户中收获了珍贵的基层体验。正如队员小王在日记中写道:“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次入户宣传,让我们真正读懂了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
三天的实践虽短,却意义深远。实践团以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为李金寨村的绿色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与担当。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青春动能。(郑州经贸学院供稿)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