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学院学子用实践书写新时代青春答卷
本网讯 7月1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学院“青春献热血・仁心护桑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这支由医护学子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在7天时间里穿梭于市中心血站与合秀苑养老社区,以专业素养践行医者初心,用青春力量传递社会温情,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注入了鲜活的“医学温度”样本。
血站淬炼:在生命接力中锻造专业底色
清晨的济源市中心血站,一群身着白大褂的年轻身影已开始忙碌。核对信息、规范操作、成分制备……医学护理学院的志愿者们在高强度工作中锤炼着医护专业的“童子功”。在闷热的成分制备室,汗水浸透了防护服,却挡不住学子们反复钻研的热情;跟随献血车深入乡镇时,38℃的烈日下,他们一遍遍向村民讲解献血知识,指导填写表格、测量血压,湿透的衣衫成为青春最鲜明的勋章。
“每一袋血液都是生命的接力棒。”志愿者门庭凯在日记中写道。这种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体悟,正是社会实践赋予青年的精神养分。相较于课堂理论学习,血站实践让学子们直观感受到医学技术与生命重量的紧密联结,这种沉浸式成长远超书本所能给予的认知。
社区温情:用人文关怀点亮桑榆晚景
合秀苑养老社区的树荫下,92岁的张奶奶紧握着志愿者马薇的手不肯松开。为老人监测健康数据时,学子们弯腰俯身的弧度里藏着专业态度;将饭菜碾碎吹凉喂入老人口中时,细致入微的动作中饱含人文关怀;从生涩使用血压计到能用家常话讲解健康知识,十余版讲解稿的迭代见证着“医学温度”的养成。这一幕幕,都是实践活动中最动人的注脚。
“护理不仅是技术,更是用爱守护暮年的尊严。”志愿者马薇的感悟道出了实践活动的深层价值。活动指导教师杨丙南讲到:“学生们很认真,这样的社会实践突破了传统志愿服务的边界,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与社会服务有机融合,让学子在触摸生命温度的过程中,完成了从‘知’到‘行’的跨越。”
知行合一:实践育人的生动探索
“选择了医学,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在总结会上,专业课教师王利平的话引发学子共鸣。此次实践活动,恰逢建党104周年之际开展,作为“党建带团建”的特色项目,以“专业实践+红色教育”的模式,为思政育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近年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社会实践新路径,将医学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既回应了无偿献血事业对专业力量的渴求,又填补了养老服务中专业护理的缺口,实现了“学生成长、社会受益”的双赢。正如学院党总支书记所刘国宣言:“艰苦实践中锤炼的不仅是技能,更是为医学事业奉献的信念。”
从血站的生命接力到社区的温情守护,济职学子用7天实践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这场跨越医院与社区的青春实践,不仅是一次专业能力的试炼,更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大课,激励着广大青年学生勇做信念坚定的践行者,挺膺担当的奋进者,服务人民的实干者,以青春之我、实干之我、奋斗之我,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供稿)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