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巧融入,课证融通结硕果——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课堂教学改革

来源:河南高校资讯网 时间:2023-10-28  阅读:次   |
42.9K

  2019 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随着方案的出台,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提及引起了高职院校的广泛关注,1+X制度旨在鼓励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通过专业学习获得学历证书,还应该强化某一具体职业技能上的综合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最终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2020 年 5 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结合学科专业建设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思政设计。这就要求专业课程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但现实的情况是,多数专业课教师对于思政元素如何有机的融入课堂问题颇多。出现了生搬硬套、“贴标签”、“两张皮”或者喧宾夺主,直接把专业课变成了思政课等为了思政而思政的现象。因此,课程思政是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要凝练出每门课程的思政理念,明确思政重点,形成该课程的思政教育体系。

  在此背景下,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从2019 年开始初探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以《物流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为案例,将“课程结构—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要求—企业岗位能力—技能大竞的能力要求”相融合,建设“课证融通”双向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编制了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证融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职业核心素养下人培质量提升的实施路径,有效融入课程思政,重构课程体系,对学生岗位所需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课证融通重构课程体系。《物流基础》以职业核心素养为核心,根据物流岗位级别不同,制定“岗位能力分析表”,将物流专业的相关岗位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类,即一般物流技术人员岗、中级物流管理岗、高级物流师岗。根据核心岗位人员工作职责要求,分析各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按协同培养的思路,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融入课程;按知行融合的思路,将相关技能大赛、校企合作的技能比武等所涉及的技能点、新技术渗透到课程中,提升职业技能,创新课程体系,满足社会需求,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落实课程改革目标。

  创新方法建设高效课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建设活力高效课堂。课堂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以企业真实项目实施教学,课堂实行小组负责制,根据每节课学习目标设置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配备安全员、操作员、质量监督员等企业岗位,让学生分角色体验工作岗位。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学生互助、你问我答、小组 PK、挑战赛等多个环节交叉融合,教学过程学生是主角,老师起引导作用,解答大家的共性问题,形成活力高效的课堂。

  立德树人融入思政元素。思政教育只有触碰到人的心灵,才能引发强烈的思想共鸣,本课程的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结合时事热点,系统梳理物流行业的思政元素,在不同项目中融入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智能制造、节能环保、劳动教育、美育等思政教育理念。将专业所必备的职业规范、职业安全、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融入具体的项目和任务中。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思政培养目标重点突出且相互交融,最终架构起本课程的思政教育体系。

  学生视角课堂改革实效。在2023年秋季学期《物流基础》第一次课之后学生在教师手册中这样评价。

  学生1:我做梦都没想到我的大学第一次专业课竟然是这样子的,它不枯燥不难受,让我在课堂中很好地体会到了物流各个岗位的技能要求,真实,接地气。

  学生2:感受到一节活色生香,韵味无穷的专业技能课,这既是知识的盛宴,也是思想的洗礼,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和小活动让我们牢牢记住“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的岗位准则,教育我们要有职业荣誉感,要“干一行爱一行”。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来,以培养具有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的复合型物流技术技能人才为教育目标,适时将专业课程和社会这个大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融入思政元素,构建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有温度的专业课堂,持续培养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社会满意度持续上升,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郭军华)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